首頁 / 梅花意識 / 梅文化與梅精神 / 梅文化形成的歷史背景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梅文化形成的歷史背景
發文日:101/06/23
梅文化形成的歷史背景
早在殷商時代,古人即以梅代醋,煨煮羹湯(《書經‧說命》);當時青年男女拋梅定情的風俗,已經出現在中原大地(《詩‧召南‧有梅》)。西漢初葉,梅開始用於綠化。西漢末,揚雄(53B.C.~18)著《蜀都賦》有:“被以櫻、梅,樹以木蘭”之句。到了魏晉、南北朝(魏220年起~589陳亡),梅花栽培更盛,應用亦廣,諸如:用梅子做祭祀供品、折梅寄春、拋梅定情、梅花樁、梅琴曲、梅詩、梅畫、梅食品、梅藥等。
中國自秦漢到清朝,封建社會繼續了兩千多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戰爭此起彼伏,民不聊生。同時,剝削階級的專橫統治,更使勞動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一些富於正義感的文人,從痛擊權貴的腐敗、憧憬理想的世界出發,其藝術表現手法,往往出之於托物言志,借花抒懷。在這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他們習慣地把梅當作精神上的寄託。因為梅花怒放於風雪之中,堅貞不屈,不畏強暴,最能代表我中華民族的靈魂。另一方面,儒、道、佛三教長期不斷影響我國文化藝術。如儒家以仁為中心的中庸思想;到家的返璞歸真、清靜無為的思想,佛家的修心養性、超塵出世思想……無不滲透到封建文人的言行之中,使他們養成了孤芳自賞、與世無爭的處世哲學。特別是在中唐以後,佛教與儒學、道教結合,又產生了禪宗思想,主張孤遠、空寂、閑靜,宣揚佛性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只要明心,即可見性。一時頗受士大夫及下層人民的歡迎,並應用到各個藝術領域。士大夫紛紛自建園林,陶冶情操,並把先秦儒家強調人格與山水相結合的道德觀加以引伸,直接用自然的形象來品藻人物。他們把梅花具有抗逆性強、傲雪凌風、冒寒而開的習性加以人格化,視之為堅強意志和崇高品德的象徵。文人雅士常寓情梅花抒發情懷。從此以梅為主題的琴、棋、書、畫、歌、曲、賦等藝術作品風起雲湧,層出不窮。其中許多作品內涵深邃,耐人尋味!
與此同時,寺觀園林的興起,也為“梅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佛門弟子信仰自然神靈,並把這些神靈寄託寓於岩石、樹木、溪流和其他物品,即融佛理於山水花木之中。他們認為凡在寒冷季節中開花的植物,均可與佛家磨練清苦生活,從而修成正果相聯繫。故僧人喜種梅,以標榜佛家“超凡脫俗”、“清高飄逸”的心境。如今,在很多古寺、孤庵中,仍可發現古梅。如據王其超調查研究(1992),在雲南省昆明市安寧縣曹溪寺元梅,迄今已有700年歷史。浙江省天台山國清寺之“天台古梅”(及“隋梅”),系200年生之清代分本,也植於名剎庭院之中。甚至《紅樓夢》中虛構的攏翠庵,也有幾株紅梅,並編出了寶玉雪中乞紅梅的風流韻事。

陳俊愉
詳全文請見 中國梅花 1996:P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