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丹參栽培利用 / 栽培管理 / 收穫期對丹參產量與品質之影響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收穫期對丹參產量與品質之影響
發文日:103/09/14
收穫期對丹參產量與品質之影響
為了解一年生與二年生丹參,其產量與有效成分含量上是否有差異,在花蓮縣吉安鄉本場於10月份種植丹參(S. miltiorrhiza),種植後12個月與24個月分別收穫植株,取樣調查株高、全株鮮重、根鮮重、根徑等農藝性狀、丹參酚酸B、丹參酮IIA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試驗結果顯示:種植12個月之平均單株根重、根長高於24個月者;根直徑則以種植24個月者較粗。有效成分丹參酚酸B、丹參酮IIA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皆以種植12個月者之品質為佳。種植12個月的丹參根部外觀品質較佳,而種植24個月者其外觀則有老化與龜裂之現象。

丹參為多年生植物,種植一年後於冬季氣溫降低時,地上部葉片掉落有老化枯萎之現象,根部呈現休眠生長停滯之狀態,此時若不收穫根部,翌年春季時根部會再度重新萌芽生長,宿根生長之植株其根部產量與有效成分含量上會有變化,影響農民栽培作物之收益,因此,丹參以種植後12個月(一年生)的產量與有效成分含量較佳,經田間實際調查結果,延長種植時間並未提升其產量與品質,甚至會導致根部老化、外觀有龜裂現象,進而影響丹參根部商品價值,因此,丹參以栽培12個月(一年生)即可收穫較佳的產量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