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知識經濟 / 品種改良 / 台灣桃引種三部曲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台灣桃引種三部曲
發文日:100/12/01
◎康熙23年(1864),清廷頒布渡台禁令,當年編成的《台灣府誌》出現了種植桃樹的紀錄。估計在明鄭時期就開始了台灣最早的桃樹種植。中國是桃樹的原產地,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而台灣早期稱為本地種的桃樹種源,都是移民自中國引進,種類相當多,較著名的有鶯歌桃、福州大桃、烏枝仔桃和歪尾桃等等。這一類的桃實,果肉質硬、果粒小的脆桃品種,在平地就能種植;現在市場上碩果僅存的,是果頂有鳥嘴狀突起的鶯歌桃。日據時期曾經引進水蜜桃在山區種植,後來種源流失,水蜜桃真正在台灣生根,是在中橫通車的前兩年。由農復會、台灣大學和中興大學的合作引種計劃,自日本和美國引進了近50種高海拔軟肉水蜜桃,開始在退輔會的實驗農場試種,40餘年來,台灣陸續引進了非常多元的水蜜桃品種水蜜桃的產期短,一般果農都利用種植不同成熟期的品種來進行產季調節,即使是小型農場也會種植許多不同品種。在拉拉山,早生種的水蜜桃,6月就可以開始採收了;而在梨山,有個晚生種甚至到9月才能採。台灣高山地形陡峭,過度墾殖為環境帶來非常大的壓力,造成生態的嚴重負擔。

●為了讓水蜜桃的種植不要過度集中高海拔山區,從民國69年開始,農業試驗所開始了新的水蜜桃引種、品種改良與育種計畫,以培育種植於低海拔的水蜜桃為目標,引進更多的桃樹品種,並進行雜交育種。桃樹在冬季休眠期必須累積一定的低溫才能在隔年開花,每一個品種需要的需冷量,亦即低溫時數,都不相同;早期自美、日引進的水蜜桃品種都屬高需冷量品種,在溫暖的平地很難開花。名「台灣甜蜜」,首次讓台灣的低海拔地區也可以種出果肉柔軟多汁、甜美香濃的水蜜桃,讓台灣水蜜桃正式進入低海拔時代。因為低海拔水蜜桃產期特別早,從4月底就可以開始採收,也讓本地水蜜桃的季節提前一個半月。經過多年的雜交育種,農試所又成功推出了全新的品種「春蜜」平地水蜜桃,比「台農甜蜜」的果實更大,酸度更低,而且產期更提早了兩周,雖然甜味較低,肉質略粗一點,卻更受市場喜愛。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低需冷量的水蜜桃品種,讓台灣的水蜜桃有更多元的口味變化。

林裕森
詳全文請見鄉間小路 200406,第30卷6期:P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