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想價格必須有理想品質 農民與農企如何不離不棄?

農業經濟

素有「穀類紅寶石」美名的紅藜近年很夯,今年產地屏東、台東卻接連傳出滯銷疑慮,除了因市場熱潮看漲,農民一窩蜂搶種卻沒先找好通路外,台東縣目前有部分農民採收、脫殼後的紅藜,品質因無法達到廠商要求,而囤積了12噸在倉庫裡。

專營紅藜市場的農企業可樂穀和信豐農場都表示,廠商和農民契作其實需要很綿密的溝通跟協調,了解現階段哪些品質要求農民做的到、哪些做不到,建立雙方都可達到的契作機制比較健康,像紅藜採後處理複雜,有些環節(像挑空包彈)得仰賴機器篩選,農民剛投入種植不見得有辦法負擔,這時農企業協助就很重要,因此企業和農民如何建立夥伴關係,將是讓紅藜產銷更加健全的關鍵。

養生紅藜話題夯,市場帶動栽種風潮

紅藜是臺灣原生種,是屏東、台東原住民部落的傳統作物。過去紅藜在原住民部落大多作為釀製小米酒的酒麴原料,或加上小米、肉、芋頭粉,以葉子包裹煮熟成排灣族食物「吉拿富」,在應用上一直是配角。

紅藜若添加在米製品中,能補足人體所缺乏的營養,養生紅藜製品瞬間躍升為超級新星。(圖片來源/農傳媒授權_可樂穀農場提供)

直到近年來,經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蔡碧仁研究發現,紅藜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礦物質和必需胺基酸等,營養價值更甚被美國太空總署選為最佳太空食品的藜麥,若添加在米製品中,能補足人體所缺乏的營養。在養生風潮催化下,紅藜一下躍升為超級新星,紅藜飯、紅藜茶、紅藜麵條、紅藜吐司等加工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紅藜市場熱,這幾年屏東、臺東一帶主要產地面積不斷翻倍擴大。臺東縣三年前紅藜栽種面積約有40公頃,今年暴增至200公頃,面積相差五倍;屏東縣三年前面積不到30公頃,後在縣府推廣下,陸續在三地門、霧台、瑪加、春日、獅子等原鄉部落成立紅藜栽種示範區,並與食品、生技大廠簽下合作契約,今年已突破100公頃。

部分搶種、品質沒達標,引發紅藜產銷失衡

最近紅藜正進入採收期,原本農民應該為豐收而喜悅,卻因盤商遲遲未出面收購,引發滯銷疑慮。面對這質疑,台東縣農業處長許瑞貴和屏東縣原民處長伍麗華口徑一致指出,滯銷狀況不像外界傳言那麼嚴重,目前主要是部分臨時加入搶種的小農,沒先找好通路,現在盤商因還在觀望市場價格未出手,因此造成囤積,臺東縣初估這產量約佔1/10(約20噸)。

「另一塊滯銷的,是有部分農民採收、脫殼後的紅藜,品質無法達到廠商要求。」許瑞貴說,紅藜生產是個過程,真正困難的是採收後的烘乾、脫殼等程序,這會影響到紅藜的保存性,目前農民大多採天然曬乾、手工脫殼,市場上雖有零星的小機械可協助,但都還沒標準化,目前已委託臺東縣農會下半年成立從烘乾、脫穀到包裝等一條龍的農機械,希望能解決紅藜採後處理的問題。

紅藜進入採收期,卻因盤商遲遲未出面收購,引發滯銷疑慮。(圖片來源/農傳媒授權_可樂穀農場提供)

目前帶殼紅藜產地行情價一公斤約130元上下,在台東縣達仁鄉安朔村種植紅藜的產銷班班長鄭誠說,相較去年一公斤還有220、230元,今年這價格根本連成本都拿不回來,農民苦不堪言,其實去年他就有提醒地方公所、農會要注意行銷問題,不能一味鼓勵農民種紅藜,沒想到事情還是發生了。

屏東縣原住民特色農業推動協會理事長胡青娥說,紅藜當前產銷問題其實很多農產品都遇過,但紅藜不像水果不耐儲存,經過良好的風乾保存,即使一兩年也不會變質,因此農民不應現在市場出現低價就貿然拋售,這非但會壞了紅藜的市場價值,往後也很難再拉回來,反倒要趁這時候多成立產銷班組織,團結起來尋找單位契作,未來才會比較有保障。

胡青娥表示,去年在屏東縣府的牽線下,協會才剛和國內食品大廠義美簽下每公斤保證價格625元、預計收購10萬公噸的契作合約,這價格雖高出一般行情2到3倍,但義美身為食品大廠,在安全和規格上要求也很高,像契作田附近不能種高汙染經濟作物、種植需符合友善農法,繳交的穀物不能有任何雜質等。

胡青娥解釋,舉例來說,一般廠商大概用機器吹兩次、過篩後再吹一次就可收購,義美除用機器吹過還要人工挑,務必將小枝條、小石子等雜質都挑出來,這讓農民覺得要求太高,目前協會農友和義美合作大約只有5公頃,多數仍以交給盤商為主,但未來我們也希望能逐步提升品質,符合廠商的要求。

紅藜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礦物質和必需胺基酸等,營養價值更甚被美國太空總署選為最佳太空食品的藜麥。(圖片來源/信豐農場)

從種植到採收、協助農民達到品質,企業和農民可以是夥伴關係

七年前就投入紅藜市場的可樂穀農場創辦人謝振昌,在和農民契作上則認為農民做得到最重要,他說,因為紅藜採後處理有些環節得仰賴機器,像是挑空包彈,農民沒有設備根本做不到。

「所以我們大多會要求農民做初篩,初步將大的葉子、枝條篩掉,也會到現場教農民,怎麼曬紅藜才不會讓小石頭等雜質跑進去,在契作說明會上我們還會帶樣品讓農民摸看看,日曬後的紅藜乾燥度要多少才是合格等等,這些溝通很重要,都是為了確保農民有能力交貨。」謝振昌說。

三年前投入紅藜市場的信豐農場除了契作紅藜有25公頃外,自種面積也有30公頃,他們在做法上則是從前端紅藜栽種就開始輔導農民,總經理鄭世政說,他們會提供無毒資材給契作戶,像蘇力菌,或是酵素,從而鼓勵農民達到減化肥、無農藥的目標,兼顧產量和安全;採收後他們還會出借烘乾機給農民,因為農民剛投入通常對設備投資會較保守,擔心無法成功攤提,因此給予支持是很重要的。

鄭世政表示,其實站在廠商或政府的角度,「我們會建議應該先想如何銷售、打開市場,再去推廣種植面積,」這幾年紅藜雖然很夯,但大多的應用是加在飯裡煮,可是都市外食人口,不見得符合既有的飲食習慣,如何研發出更廣泛的應用是現階段紅藜市場行銷上的難題。

身為農企業主,鄭世政說,每年和農民談契作時,他們都會精算預估需求量,這當中若有農民想多種,都得事前告知可能會面臨無人可收的窘境,讓農民了解未來恐面臨的風險,畢竟陪伴農民要以長線為主,才能逐步建立出夥伴關係,讓產銷的關係更加健全。

原文作者為郭琇真,本文轉載自《農傳媒》。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農傳媒》,全文連結:http://bit.ly/2JgCK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