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茭白筍保健室 / 病蟲害防治 / 茭白筍基腐病之發生及管理措施 --- 廖君達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茭白筍基腐病之發生及管理措施 --- 廖君達
發文日:100/10/18
茭白筍基腐病之發生及管理措施 --- 廖君達

        89 年6~7 月間,埔里地區茭白筍遭受新病害(90 年5 月定名為基腐病)感染。受害植株初期新葉顏色偏向黃綠色,隨後出現與中肋平行之黃色條紋,接著新葉內捲且顏色枯黃,外位葉及葉鞘部份顏色仍相當濃綠。將莖幹部位縱切,可看到基部中心組織崩解呈軟腐狀,而無法正常結筍。若於結筍過程罹病,肉質莖較硬略呈纖維化,由筍基部向上有褐變現象。罹病部位有惡臭。茭白筍正常植株每叢分蘗數20~30 株,受害嚴重時,僅殘存1~3 株,對二期筍產量影響甚劇。病原菌初步認定是細菌Enterobacter cloacae 及水生真菌Pythiogetonzizaniae 複合感染。90 年受害範圍含蓋埔里鎮及魚池鄉茭白筍主要栽培地區,已成為普遍發生的茭白筍病害。

罹病環境

        茭白筍基腐病在一期筍採收末期開始發病,89~91 年最初罹病及受害嚴重地區均位於眉溪及南港溪下游區域;且採筍量大者,罹病程度較為嚴重;較早採筍者,罹病時間較早。本病害細菌性病原為兼性厭氧菌,能在高溫及低氧的環境生存;真菌性病原喜好高溫的環境。茭白筍長期湛水栽培,土壤通氣性不佳,且採筍後棄置於田間的大量殘株,阻礙灌溉水的流通,營造有利於該病發生的環境。

傳染途徑

        病原菌可潛伏在前期作母莖的殘骸越冬達六個月以上,茭白筍採收後,留置田間的殘體或秋筍採收後,耕犁入土的殘株均可能成為病原菌繁殖或潛伏的居所。此外,罹病母莖所分蘗的新芽可殘存病原菌,成為隔年的感染源之一。病原菌可經由水的流動而傳播,一期筍採收盛期,大量暴露的採筍傷口成為病原菌侵入的主要途徑,並經由母莖相連的組織,感染新分蘗幼株。

建議管理措施

        1. 栽培健康種苗:病原菌會潛伏於罹病母莖所分蘗的新芽,應從未罹病地區選取健康種苗。然而,健康種苗的取得較為困難,且病原菌是否潛伏其中,將來仍有賴偵測技術的建立及配合健康種苗繁殖圃的設置,提供栽培農戶所需。

        2. 重視田間衛生:春筍採收後,應清除園區內的茭白筍殘體;秋筍採收後,將殘株連根掘起,曬乾後,再予以焚燒為最佳對策;若未能連根掘起,至少要加強耕犁作業,將殘株碾成碎屑,以利分解。秋筍採收後的休閒期,設法排除水份或降低地下水位;並將表土翻犁,增加曝曬的機會,以降低病原菌在田間的密度。此外,整地時每0.1 公頃施用60 公斤的烏肥,於發病初期可降低60%的罹病叢率。

        3. 水位管理併同藥劑防治:一期筍及中間筍採收末期,降低田間水位使低於採筍的傷口,可減少病原菌侵入的途徑。90 年的田間藥劑試驗結果,16.5%鏈土黴素WP 1,500 倍 + 81.3%嘉賜銅WP 1,000 倍或10%鏈四環黴素SP 1,000 倍 + 81.3%嘉賜銅WP 1,000 倍等兩組藥劑,噴施於葉鞘(含葉鞘)以下的部位,噴施後維持3 天低水位,再將水位升高。可將罹病叢率控制在12%,使茭白筍增產25%。上述試驗成果僅能暫時作為緊急防治參考,仍需透過相關程序取得合法的地位,才能列為正式推薦防治用藥。然而,茭白筍可供食用的肉質莖是茭白筍與黑穗菌共生的產物,若防治藥劑選擇不當或提高使用濃度,可能會造成藥害或干擾孕筍過程。

        4. 區域共同防治:病原菌可經由種苗及水源傳播,因此,共用同一水源的栽培農戶應正視此病害的威脅性,共同來降低此病原菌在田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