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玉米知識堂 / 發生病蟲找專家 / 認識玉米黑穗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認識玉米黑穗病
發文日:101/05/18
認識玉米黑穗病近來常有農民詢問有關玉米長腫瘤、玉米變形、玉米變得很噁心的問題,其實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玉米黑穗病,感染之後的玉米外形確實看起來有點另類,因此為了避免民眾因不了解而誤會,在此針對本病害做簡單的介紹。
玉米黑穗病主要由真菌(Ustilago maydis)感染所引起,玉米的雌雄穗、莖、葉、根等部位之幼嫩組織均可被感染,幼苗時期感染可於葉片莖上發現小瘤,而幼苗則停止生長,造成植株矮化甚至褐變枯死,在玉米田裏最常見到的是穗部感染,寄主細胞受病原菌刺激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使得組織細胞快速分裂生長,呈現異常增生腫大,長出類似腫瘤的構造,病徵非常容易辨認(圖一)。腫瘤初期由綠白色薄膜覆蓋,大小可達10公分左右,後期表面薄膜漸變為灰白色,內部充滿黑色粉狀物,為病原菌之冬孢子,薄膜破裂後冬孢子散出,若是在玉米生長季節中落到幼嫩組織可造成二次感染。在顯微鏡下觀察,冬孢子呈圓球形至橢圓形,黃褐色,有疣狀小刺(圖二),冬孢子能在土壤及植物殘體中殘存,當環境適宜時,即發芽產生擔孢子,藉由空氣及水飛濺傳播,成為初次感染源。本病害與氣候條件之關係,迄今仍尚未十分清楚,但一般以乾燥溫暖(25~35℃)天氣有利於病害流行,可能乾燥氣候有助於冬孢子逸散;高濕度亦是病原菌侵入感染時之必要條件,可由氣孔及細胞壁直接侵入感染,故雨季後較易發生玉米黑穗病。
我們食用的茭白筍是菰草受到菰黑穗菌(Ustilago esculenta)感染刺激,莖基部膨大而形成像筍一般的可食構造。而墨西哥的農民會在玉米穗染病剛長出瘤狀構造,尚未出現黑色的孢子粉末時,將此玉米穗採收煮食,據說口感類似菇類,十分美味可口,綜合了玉米和菇類的甜味,墨西哥人稱它為huitlacoche。
玉米黑穗病之冬孢子可以在土壤或植物殘體中殘存,因此在防治上需特別注意田間衛生;發現病株時,應在腫瘤破裂冬孢子散出前將其清除,以免成為二次感染或下期作之感染來源。罹病田不宜連作玉米。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推薦方法以40%滅普寧水懸劑進行玉米種子拌種處理,降低病害發生機會。
(文/圖 吳雅芳 鄭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