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蘆筍歷史情報 / 蘆筍產業推手 / 百年農業點將錄 台灣蘆筍產業發展~專訪陳榮五場長(二)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百年農業點將錄 台灣蘆筍產業發展~專訪陳榮五場長(二)
發文日:100/01/06
文/圖 黃惠琳 陳水心

技術演進

  台灣氣候高溫潮濕,本來不適合種蘆筍,所以一開始採用的不留母莖栽培方式並沒有成功(此種方式1年僅能採收1~2個月,產量4,000 kg/ha),1965年台北區農業改良場農藝課王進生課長將熱帶地區竹筍的留母莖栽培方式應用到蘆筍,使得蘆筍1年可採收4~5個月,且產量提高(綠蘆筍5,000~6,000kg/ha,白蘆筍8,000kg/ha)。

  台灣冬季低溫期植株會進入休眠,無法採收嫩莖,量少價揚,因此台南區農改場在1986年試驗成功利用塑膠棚覆蓋蘆筍田提升溫度,以「隧道式不留母莖」栽培方式,生產冬季綠蘆筍。

蘆筍罐頭曾賺進大筆外匯

  稻米、糖、洋菇和蘆筍是台灣1960~80年代重要的外銷農產品。台灣蘆筍產量在1970年逹到12萬公噸,1978年外銷值接近一億二千萬美金,執當時全世界蘆筍罐頭出口之牛耳。陳榮五場長回憶,當年的蘆筍外銷產業,一般工廠年外銷金額約在2,000萬~3,000萬美金,500萬美金已經算是中小型廠了。後來新台幣大幅升值,台灣人工成本又日益升高,當美金對台幣升值到1:31時就完全沒有利潤,產業日漸萎縮。目前台灣已經由蘆筍出口國轉變為進口國,每年從泰國、澳洲、美國進口生鮮及冷凍蘆筍,作為高級食材。

成立蘆筍研究中心

  值得一提、與蘆筍的相關歷史,莫過於台南場「義竹工作站」的成立。由於蘆筍為多年生作物,且首創的留母莖採收栽培與歐、美、日等溫帶國家所採用的不留莖採收栽培不同,因此無法直接引用其試驗資料,須自行進行長期試驗,供做熱帶地區栽培依據。為集中人力和物力以專門從事蘆筍試驗研究推廣工作,農復會李秀技正乃研議對台灣罐頭工會的蘆筍出口原料收取0.2元/公斤作為基金,在69年7月交付台南場購地9.6公頃及興建蘆筍研究館,以強化研究環境、提昇研究水準。其後由於財源不足,由農林廳另編列預算興建蘆筍研究館,於75年11月動工,76年6月完成興建,也就是目前義竹工作站的2層樓辦公室。

  省府在69年預備成立台南農改場「義竹分場」之時,原通過核定編列正式人員7名、技工友10名。然剛好碰上台北區農改場與新竹區農改場合併改制為桃園區農改場,農林廳廳長於是將新增員額中的正式人員4名及技工5名改撥至桃園場,使得「義竹分場」因員額縮編,降為「義竹工作站」,對台南農改場來說不無遺憾!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義竹工作站遂於民國69年7月正式成立,專責蘆筍之試驗研究工作,以蘆筍研究中心名稱與國際上各從事蘆筍研究機構往來聯繫,並提供國內業者必要之技術協助與諮詢服務。

懷念的滋味-津津蘆筍汁

  台灣因為高溫,蘆筍外皮易纖維化,因此外銷製罐前要先削皮,剩下的皮就廢物利用,加工榨汁做成蘆筍汁罐頭內銷,後來更加長綠蘆筍採收長度,取纖維較粗的下半段與小枝殘貨,進行加工榨汁。筆者小時候在爺爺的柑仔店,就曾見過以泳裝美女包裝的「津津蘆筍汁」擺在貨架上,爺爺說蘆筍汁營養豐富、美容養顏,但是對小朋友來說,還是有股味道,不是很能接受的飲品。當然,隨著成長,我對蘆筍的喜愛也是與日俱增。值得高興的是,現在在台灣,蘆筍不再是有錢人的珍饈,而是人人可以消費得起的美食了!

陳榮五簡歷
57-75年台南區農改場技佐、技士兼股長、技正、副研究員兼秘書
76-78年台東區農改場場長
79-84年台南區農改場場長
84-99年台中區農改場場長
99年7月自台中區農改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