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蘆筍小百科 / 入門篇 / 蘆筍介紹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蘆筍介紹
發文日:99/10/13

蘆筍(學名:Asparagus officinali)又稱石刁柏,在植物學分類上係歸於百合科、石刁柏屬,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雌雄異株。經濟生產於一次種植可供多年採收,以採收嫩莖為主,少部分也有採摘分枝後之嫩芽(俗稱蘆筍花)供食用,嫩莖及嫩芽皆有獨特的芳香風味。長久以來,蘆筍一直被稱為蔬菜之王,在《神農本草經》蘆筍也被列為「上品之上」,因它含有較高纖維素、維生素及葉酸,其蛋白質中胺基酸之含量和比例適合人體需求,其中天門冬胺酸含量高,可適度消除疲勞,另富含鈣、磷、鉀、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且含有較高的硒及抗氧化成份,不僅被認為有「抗癌之王」的稱號,且被視為具有利尿清熱、增強免疫力之食療功效,也被譽為十大名菜之一。

蘆筍原產於溫帶地區,性喜冷涼氣候,栽培在寒、溫帶之蘆筍於冬季有休眠期,即每年在地上部生長期蓄積養分於地下部芽(根)盤及貯藏根,秋末氣溫降低後地上部枯死,地下部進入休眠狀態。第二年春季回暖後,地下部芽盤之鱗芽始萌動並長成嫩莖,及時採收即為食用之蘆筍。

臺灣是位居亞熱帶及熱帶地區第一個栽培蘆筍成功的國家,主要是創立了「留母莖栽培模式」,即先培育及預留一些母莖後,採收後續長出之嫩莖。該栽培模式因有預留母莖供行光合作用及產生碳水化合物,滿足嫩莖生長發育之養分需求,非常適合亞熱帶及熱帶地區蘆筍栽培,雖然臺灣週年氣候暖和,導致植株冬季休眠期短或無休眠期,蘆筍仍可栽培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