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建安國小雖然是一間只有150位學生的迷你小學,但不論是體育館、操場、視聽教室等,學校本該有的硬體設備一樣也不少,還有一個小型的蝴蝶網室、植物園區,種植了各式香草植物、蝴蝶的食草植物、蔬菜和水生植物,儼然是座小型植物園。
打開學校的後門來到鹿母潭溪旁,乍看之下以為自己來到雜草叢生的荒郊野外,經過老師的提醒,才發現路旁其實都有豎立一些解說牌,而且看似無人管理的草叢裡,其中孕育了許多螢火蟲,這裡,就是螢火蟲的家。
生態課程化,結合社區維護環境
學校裡的課程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配合,衍生出許多「生態課程」,像是二年級學生的彩繪石頭,三年級學習打水漂,四年級的戲劇表演,五年級必須學會水質檢測的工作,六年級更是以溯溪作為畢業的必修學分課程。
除了從孩子的教育著手,學校裡的老師們也開始影響社區居民,教導大家關於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當大家都接受永續發展的觀念,也體認到環境保護的必要,兩年前便成立「小暗坑螢火蟲生態社區」,民國95年更自組「鹿母潭溪巡守隊」,為的就是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不受破壞。
螢火蟲季節,學校成為觀光區
由於學校與社區維護環境有成,名氣漸漸傳播出去,許多家長看中學校的學習環境,便會特地將小孩子跨區送至建安國小就讀,導致學生人數過多;學校本來維持一個年級一個班級的原則,使得96學年度不得不打破慣例,讓一年級新增為兩個班級。
也因為環境保護得宜,每到4、5月的初夏夜晚,學校後方的鹿母潭溪更是螢光閃閃,到處都是螢火蟲在飛舞。平時原來就接受其他學校申請參觀校園的體驗活動,到了螢火蟲季節,短短2個月內,湧入校內的人數可多達3萬人。除了欣賞螢火蟲飛舞的曼妙舞姿和生長環境,青蛙、蝴蝶等各種生物都成為了最佳教材。
經過幾年的時間,大家都看到了環境的成果並且給予學校和社區大大的肯定;現在,不只建安國小的學生可以學習生態,當地居民也自願擔任志工,藉由培訓過程中認識自己居住的環境和自然。從他們身上,我才了解,原來學校不只可以教導學生,還能帶動整個社區的發展,我相信,有了所有居民的同心協力,小暗坑社區的螢火蟲將可以一直飛舞下去。
出處:農業易遊網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5%
我喜歡:20%
很實用:3%
夠新奇:0%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Tan Ya(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9/07/31
校園可以有螢火蟲真的很難得。水源一定很乾淨

阿權(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8/05/25
讚

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4
GOOD

小慶(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4
好

小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4
棒

秋秋美待子(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4
讚

小老媽(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4
thank

森元(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4
GOOD

莊齡(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4
好棒

蕭湘(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4
好讚

莊英(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4
真讚

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4
GOOD

秀瓊(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1/14
好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1/24
很好

Sophie(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5/11/14
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