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蟲蟲初登場 / 螢火蟲 / 發光器與發光反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發光器與發光反應
發文日:98/10/31

       螢火蟲因為會發光,因此在昆蟲中顯得相當特別而引人注目,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其發光目的為何呢?發光器早在卵胚胎的末期就已出現,大部分的種類在幼蟲、蛹與成蟲腹部末端具有明顯的發光器。螢火蟲的光沒有伴隨熱,能量和效率非常高。約2~10%的能量轉為熱量,而其餘能量完全用來發光,因此螢火蟲的光並不像電燈泡般燙人,故稱為「冷光」。

       螢火蟲的發光器是由發光細胞、反射層、氣管、神經表皮組合而成。神經是用來傳達訊號,可控制發光及一些物質的經過。發光是由氣管、酵素、發光細胞複雜的發光反應後開始運作。光是由反射層向外側反射,經由透明幾丁質的表皮透射。幼蟲、蛹和成蟲的發光器是隨著生活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幼蟲期時發光器在第八腹節的兩側;蛹和成蟲的發光器是在腹板末端二節。發光器若未分化完成時,如給予外來刺激,會持續的發光。雌雄性別在發光器的形態有明顯的差異,是配偶識別的重要特徵,此外發光器形態的不同,亦可能產生不同的光譜,以傳達不同的語言訊息。不同種類螢火蟲發光顏色也有所不同,如黃緣螢的光較偏黃色,紅胸黑翅螢的光為橙色。每種螢火蟲發光時間和頻率也不同,閃光都有特定節奏,只有同種的螢火蟲才能相互辨認對方所發出光的訊號,而這種訊號對成蟲而言,往往就是求偶的信號,以達辨認對方,互相會合,進行交尾。

       通常螢火蟲的發光行為具有誘集 (prey attract-ion)、警戒 (warnning)、對捕食者的恫嚇 (intimitation of predators)、照明 (illumination)、偽裝 (camouflage)及族群調節 (population regulation) 等目的。

 

螢火蟲的發光器是由發光細胞、反射層細胞、神經與表皮等所組成
   

(文: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黃勝泉主任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