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蕙蘭一生面面觀 / 東亞蘭栽培管理技術 / 東亞蘭栽培管理技術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東亞蘭栽培管理技術
發文日:98/10/27
東亞蘭栽培管理技術
(一)栽培環境

東亞蘭雖原生於熱帶地區,但主要生長在高海拔之森林中,寄生於大樹枝幹或峭壁岩石上,雲霧水氣經常遮蔽陽光,生長環境濕度高,早晚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雨量充沛。台灣早期從日本或澳洲引進,栽培情形不佳,主要原因是誤引進需低溫之品種,當花芽分化完成並抽出時,遇高溫而消蕾。探討日本與台灣之栽培環境如下:

日本位於中緯度的溫帶地區,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大陸東岸較大陸西岸更為寒冷。一年中除七、八月氣溫會高於30℃外,其餘月份幾乎都低於30℃以下,故日本育出之虎頭蘭,除少數外,大部分適合生長之溫度約為15~25℃。

台灣座落於北回歸線上,氣候型態北部屬亞熱帶氣候區,南部屬熱帶氣候區,中部則介於兩氣候型態間的過渡氣候區,全年溫度偏高,四季如春正是台灣氣候的最佳寫照。四季中以春冬的氣候變化較大,溫度較涼爽,二月最冷,平均氣溫15℃左右。夏秋變化較小,氣候炎熱,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約27℃~28℃。全年平均溫度約為20℃~25℃,平均最低溫約12℃~17℃。我國虎頭蘭於日本引進後,經多年氣候環境的馴化及栽培技術的改進,篩選出30餘種較耐高溫之品種,成為我國目前市場流通之主要品種,可忍受之栽培適溫大約為15~35℃。

(二)栽培技術

東亞蘭從組織培養苗到開花販售,約需4~5年時間,栽培期頗長,主要是因為其假球莖需完全成熟才能進行花芽分化,並提供充足養分以供應花芽成長。栽培過程中需注意幾項重點:

A.施肥:東亞蘭需肥性高,需要施予重肥。幼苗期全年都可施肥;開花株則需配合新芽成長時間,重點施肥時期為三月至十月。可施予緩效性粒肥、液肥或有機肥等,前兩項施肥需注意肥傷問題。

B.澆水:東亞蘭需水性強,夏季每天應澆兩次水,早上宜充分澆濕,傍晚澆水則以補充水分並增加濕氣為主,春、秋季節每天澆一次水,冬季可再酌量減少水分供應,澆水之多寡與栽培介質有關,兩者需要相互配合。

C.遮蔭:夏季宜遮蔭40%~50%,以避免植株曬傷,並可降低溫度,有利植株生長;其他季節,宜充分接受陽光照射,植株能最大量之光合作用,以充實假球莖的肥大,但如考量植株美觀,適當遮蔭能使植株外表顯現翠綠色,與花對比較為明顯,展現生氣盎然的型態。

D.除芽:摘除側芽是一項重要的關鍵技術,每年春天和秋天植株會長出側芽,春天去除位置不適當或弱勢之葉芽,才能使養分供應集中,促使假球莖肥大;秋天去除葉芽,減少與花芽競爭養分,促進花芽成長。太早除芽,植株會再度長出側芽,需第二次除芽,耗時費工,並增加病害感染機會;太晚除芽,側芽會迅速長大,分散養分之供應,可能造成植株假球莖不夠成熟,當年不開花。
上述栽培重點若都能完全掌握,新芽假球莖會一年比一年肥大,約第三次側芽假球莖成熟時,植株會具備有開花的基本條件,至於能否開出誘人的美麗花朵,仍需要有利的氣候條件配合。

(三)低溫促進花芽成長

日本東亞蘭栽培七~八月為花芽分化期,九月花芽從假球莖基部長出,十月是最理想之生長季節,溫度適中,花芽穩定成長,不似台灣十月氣溫仍高,易造成花芽夭折或消蕾。非商業栽培不加溫情形下,十一月份氣溫下降,植株開始進入休眠期,夜溫如在10℃以上,植株進入休眠,但花芽仍會生長,10℃以下則花芽也進入休眠,十二~二月氣溫低虎頭蘭成休眠狀,三月以後氣溫回升,花芽快速伸長,約四月開花。另商業栽培於十一月份氣溫下降時加溫,不讓植株進入休眠,花芽繼續生長,隔年一~二月開花,正好趕上中國農曆年節之銷售旺季。故日本虎頭蘭生產關鍵問題在於低溫造成花芽休眠和開花延後,以致錯過黃金銷售期,加溫雖可以解決休眠問題,但也大大增加生產成本。
我國虎頭蘭生產不似日本需有加溫設備,所以在硬體設備上就簡單許多,只需要簡易的遮蔭網即可,利用自然低溫催花,夜溫20℃以下低溫會促進花芽生長。魚池鄉六~七月大部分夜溫高於20℃,低於20℃的天數只有22天,且集中於20℃左右,低溫刺激不夠,花芽由假球莖基部抽出後幾乎不成長,八~九月夜溫逐漸下降,低於20℃的天數增至33天,低溫刺激增強,花芽緩慢生長,十月中旬以後,第一波冷峰面到,魚池鄉夜溫開始維持20℃以下,花芽持續受到刺激,花梗快速伸長,花苞膨大轉色,約60天後開花。
低海拔雲林古坑地區,一年中三~十一月大部分時間高溫會超過32℃,並不會對東亞蘭生育產生障礙,唯一關鍵是影響花芽成長,原本產地八~九月花芽緩慢生長,因低海拔地區七~九月夜溫高於20℃,十月份始有少數夜溫低於20℃以下,十一月上旬夜溫仍有高過20℃,造成花芽因低溫刺激不夠,延後至十二月才從假球莖基部抽出,隔年二月開花。

(四)高溫促使花芽消蕾

我國東亞蘭經多年篩選,營養生長可忍受35℃高溫,但花芽抽長及生長卻無法忍受高溫,花芽容易夭折,因此,產地多集中在海拔較高、日夜溫差大之霧社、魚池等地區,如於低海拔地區栽植虎頭蘭,首先要克服的是花芽分化後,高溫所造成之消蕾、品質變差及開花率低下等問題。
虎頭蘭成熟株六~八月花芽分化,七~九月花芽從假球莖基部長出,與葉芽不同,形狀較圓,花芽受到花鞘包裹保護,初期生長緩慢,對高溫亦不敏感,十月中旬以後夜溫下降至20℃以下,花芽快速伸長,隔年一~二月開花。去年因受暖冬之影響,10月中旬至11月初三個波段白天氣溫持續好幾個小時高過30℃,造成魚池鄉栽種之Lucky Rainbow-21嚴重消蕾,雖然啟動風扇降溫,但消蕾之情形仍舊嚴重。探討其原因,產地夜間溫度低、濕度100%,但白天氣溫升高,水氣蒸發,濕度降低,如溫度持續高過30℃,濕度會降至85%以下,溫度高、濕度低會促進花芽夭折,風扇轉動在無密閉的環境下降溫有限,卻會造成空氣更加乾燥,不利花芽生長。又某些品種,即使花苞已膨大著色,消費者購買回去後,因住家周遭環境濕度低,高溫易造成花苞黃化萎凋,可噴水增加濕氣,以減少花苞消蕾的情形,虎頭蘭只有在適合生長之溫度及濕度下,才能綻放出美麗之花朵。就高溫限制而言,產地魚池鄉適合東亞開花之月份,可從十一~隔年二月,長達四個月時間,但平地在有遮蔭栽培環境下,只有十二月~隔年一月中旬,約四十五天時間適合花芽生長,但東亞蘭從花芽抽出至開花約需六十天,故平地栽培東亞蘭受溫度之威脅非常大。

(五)結語

平地因日夜溫差小,氣溫較高,東亞蘭易長側芽,假球莖不易肥大成熟,栽培需要更加用心。其次虎頭蘭花芽分化雖不受溫度影響,但花芽從假球莖基部冒出及成長卻會受到溫度影響,20℃是影響花芽成長之關鍵,當夜溫不規則出現20℃以下時,可能告知冬天即將來臨,花芽形成可從基部緩慢成長,連續性的20℃以下低溫確定告知冬天已來臨,啟動花芽生長機制並快速抽長。但連續性低溫後之高溫卻是花芽成長的殺手,在台灣此種情形經常發生,如十月份第一波大陸冷氣團提早到來,氣溫會急速下降,冷氣團過後氣溫回升,花苞即會嚴重消蕾。不同品種對高溫之忍受性不同,品種選擇非常重要,在平地同一環境下,Kenny花芽嚴重黃化、花苞脫落,但Cinnanon則不受影響,故選擇耐高溫品種是預防花芽消蕾的最好方法。一般而言黃花系列之品種較耐高溫,含有國蘭系統之東亞蘭亦較耐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