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蕙蘭小百科 / 蕙蘭的分類 / 蕙蘭的分類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蕙蘭的分類
發文日:98/10/20
蕙蘭的分類
蕙蘭屬(Cymbidium spp.),主要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海拔約1000~2500公尺的山區,台灣為原生地之一,原生種蕙蘭豐富而多樣,共有九種及四個變種等十三個分類群,佔全世界蕙蘭屬原生種的20%。依原生地不同和植株型態大小可分為兩大類: (1)溫帶地生型小型蕙蘭:春蘭、寒蘭、報歲蘭、四季蘭、素心蘭等,台灣通稱為國蘭,日本人稱為東洋蘭,原生於日本、韓國及台灣山區。(2)熱帶高海拔地區大型蕙蘭:一般稱為東亞蘭或虎頭蘭,花形大、花色豔麗,大部份原生於喜馬拉雅、印度等低緯度高原,台灣主要生產者有報歲蘭(Cymbidium sinense)、四季蘭(Cymbidium ensifolium)、寒蘭(Cymbidium kanran)、九華蘭(Cymbidium faberie)、春蘭(Cymbidium formosanum)、與東亞蘭(Cymbidium )等。

1.報歲蘭
報歲蘭原產地分佈,除台灣外,中國南部及琉球亦有。台灣原產的報歲蘭,野生於海拔300公尺至1000公尺山林裡,北從宜蘭礁溪及大坪林起,南至恆春附近的四重溪流域,是台灣產蕙蘭分佈最廣之一種。報歲蘭植株高度約在30-70公分間,葉長40公分左右,葉寬2-4公分。花徑深紫色,高60-100公分,一莖多花(5-18朵),花徑5-7公分。花最大特色就是於農曆年前後開花,也就是逢「歲」開花。花具有香味。報歲蘭蕾期花無味,半開的花微香但不濃,開花後1-10天香味漸濃,隨後香味逐漸變淡,花期約30天左右。
台灣生產的報歲蘭品種有山川、金華山、大明、斗門、及白墨等。報歲蘭除花色、花香之外,養蘭業者更重視其葉的「藝變」,對於一般綠葉中出現紋理、線條、中透線等種種變種,給予特別高之評價。報歲蘭的葉藝變種,最早是在天然植株中偶然發現的。例如在花蓮瑞穗和玉里間發現的白中斑線報歲「瑞玉」,在台東大武山發現之「達摩」,不僅使台灣變成為報歲蘭藝變品種生產重鎮,也造就不少富翁。

2.四季蘭
四季蘭原產地分佈從南印度、斯里蘭卡到中國、泰國、越南、高棉、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一帶。為原生於樹蔭叢林內之地生蘭,栽培歷史已逾2000年。花梗直立,一莖多花(3-9朵),花朵著生於花莖上半部,花徑3-5公分,花期有半年之久,香味最濃。台灣生產的四季蘭品種有鐵骨、天香、馬耳、觀音素心、玉花、建蘭、彩紅等。

3.寒蘭
寒蘭原產地分佈於中國、日本與韓國南部、台灣、琉球等地,一般在海拔800公尺至1800公尺最常見。葉較小,有下垂性。冬初開花,花徑深綠色,花梗長約50-80公分,每莖有10朵以上小花,花徑5-8公分。花色有青花、紫褐、粉紅等,適合中海拔栽培。台灣生產的寒蘭品種有關山、雙喜、廣西屬系、杭州屬系等。

4.九華蘭
九華蘭原產較高海拔地區,台灣2200-3000公尺以上高山,如翠峰、環山、梨山、合歡山、佳陽、霧社等山林很多。中國江浙及安幑一帶亦有出產。葉廣線形,葉長60-90公分,邊緣有粗鋸齒。花梗高挺,每莖有8-18朵小花,花徑5-7公分,花辦質厚,濃香持久,花期3月至4月。台灣生產的九華蘭以台灣佳陽屬系、翠峰屬系等為主。

5.春蘭
春蘭原產日本及台灣,無假球莖或甚小,地下肉質根肥大,葉細長,通常一莖一花,花綠色而有香氣,花期在春季,早年曾大量出口,近年生產較少。台灣春蘭有4個野生種,分佈於800公尺至3000公尺向陽乾燥的山坡上。性喜冷涼,但平地栽培若能適當管理,亦能正常開花。

6.東亞蘭 
東亞蘭俗稱虎頭蘭,為蕙蘭屬(Cymbidium)裡之大花類。東亞蘭的分佈範圍非常廣泛,從日本、中國、越南、緬甸、泰國、印度、菲律賓至澳大利亞都有。溫帶地區日本和澳大利亞為目前主要生產國家。台灣生產之東亞蘭品種主要由日本引進,約有30種,花色以綠、黃、白、橘、紅為主。主要栽培區是南投魚池鄉、霧社、苗栗卓蘭與台中縣新社等。東亞蘭為早期政府重點輔導之蘭花,經濟栽培已逾20年歷史,生產品質相當優良,近年來外銷中國,每年約有25貨櫃,62000多盆,且數量仍快速增加當中。除中國外,因品種專利問題,東亞蘭目前尚無法外銷到其他國家。東亞蘭生育適溫在攝氏15-30度間。因此台灣彰化以南平地栽培,開花情形仍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