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有很多的民族將鰻魚視為珍貴的食補,其在中國的沿岸地區甚至有「水中人蔘」之美名。在台灣,人們多在冬令吃鰻而以燉補為主;在日本,每到七月的「土用丑日」(立秋前的18或19天),無論貴賤貧富都要吃『鰻の蒲燒』進補。
夏日鰻補習俗起源於江戶時代的奇才平賀源內(1728-1779)。據傳,當時有一鰻魚店老闆問其可有令生意興隆的方法,平賀源內即順手下寫下「本日土用之丑之日」的廣告海報,讓其貼在門口,之後果然客源不斷。
原來,日本人習慣在丑日實用與「丑」(usi)第一音節同音之食物,且相信在夏天,人的新陳代謝較旺盛,加上在各方面的體力消耗甚大,故鰻魚(unagi)理所當然的成為唯一的滋補聖品。
而蒲燒(Kabavaki)是日本特有的一種食材料理法。話說古早時期的日本,人們習慣將鰻魚切成一段一段的圓筒狀,再以竹籤串起燒烤,因為外型看起來很像香蒲穗,「蒲燒」之名也就這樣不脛而走。然而演變至今,蒲燒的形式早已不再拘泥於傳統古法,剖開成片狀燒烤的鰻魚,也可以叫蒲燒;尤有甚者,凡用醬油、糖這類蒲燒鰻必備的調味醬汁燒烤而成的食物,都泛稱蒲燒,不再由燒烤鰻獨享。
資料整理自
(圖)鰻魚冷凍公會
(文)莊建隆,台灣魚故事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8%
我喜歡:33%
很實用:5%
夠新奇:0%
普普啦:5%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4/11/24
很好

ben(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9/06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