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 (Strengths) |
劣勢 (Weaknesses) |
1. 冬天氣候較日本及中國佳、分工徹底及成熟的日本鰻。 2. 養殖日本鰻為主,用藥少,藥殘問題較中國少,且民間團體與官方處理與應變得當,與日本溝通良好。 3. 台灣地小,交通運輸條件佳。 4. 鰻苗最適捕獲期早於中國及日本。 |
1. 台灣的鰻苗供不應求,捕獲量常不及中國與日本,苗價常居高不下,加上魚粉、水土資源、人事成本高及貸款不易等。 2. 養殖規模小,人力老化,年輕人不參與,發展受限。 3. 台灣鰻以銷日為主,受日本貿易限制的條件亦多。 4. 中國天然環境與資源的條件極佳,吸引許多台灣養殖業者與技術人員遷至中國發展大型養鰻場設加工廠、飼料廠等,影響台灣鰻產業之穩定度。 |
機會 (Opportunities) |
威脅 (Threats) |
1. 開發良質浮性飼料,改善鰻魚品質,人工鰻苗料取代紅蟲的進一步研發。 2. 開拓其它國家的外銷通路。 3. 中國飽受藥殘影響,出口受阻,有利台灣的外銷通路。 4. 台灣近年獲利佳,未來鰻產業前景看俏。 |
1. 中國活鰻輸日量近年來與台灣並駕齊驅,95年超越臺灣,未來中國活鰻外銷量極有可能持續領先台灣。 2. 民國96年,台灣投苗量低於5公噸,放養量呈現新低,目前韓國也開始投入鰻業,鰻苗的供應市場會更吃緊。 3. 中國人事成本低廉,臺灣空間與人力不足、市場小、生產成本高。 4. 歐鰻可能東山再起。 |
資料來源
郭子豪(2007),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碩士論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1%
我喜歡:23%
很實用:3%
夠新奇:0%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3/21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