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鰻寶典 / 養殖歷史 / 臺灣鰻魚產業的發展歷程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臺灣鰻魚產業的發展歷程
發文日:98/11/18

台灣鰻魚產業發展歷程圖

臺灣鰻魚產業發展分為六大歷程: 

(一) 起步期(民國12-46年)

       此時期為鰻魚養殖的研究試驗階段,但成效一直都不理想。直到水產試驗所鹿港分所(現改制為淡水養殖研究中心)前分所長郭河先生改良餌料及飼養管理方法後,才建立適合臺灣的養鰻方法。確立在臺灣養鰻的可能性後,便在鹿港開始落實田間小面積的試養,此時整體產量約數十公噸,養鰻逐漸發展為一新興事業。 

(二) 萌芽期(民國47-57年)

       臺灣鰻苗來游量豐富且氣候佳,促使日本有意在臺灣投資,讓剛起步的臺灣鰻魚養殖產業步入新格局。政府與業者因需求遽增,便進行海上活魚運輸、冷凍及白烤加工等方法的研究,讓臺灣的鰻線及鰻苗養成趁勢打開外銷,在此效應下,產量與養殖面積日益擴増,開始步入企業化經營模式,也帶動了後續鰻魚產業的發展。 

(三) 成長期(民國58-65年)

       因養鰻技術確立以及日本市場大量需求,民間投資養鰻增加,加工技術也從此時開始發展。在短短的5~7年間,臺灣的養鰻面積增加至1,600公頃左右,產量也突破1,500公噸,此後臺灣鰻魚產量與出口量持續增加。

(四) 獲利黃金期(民國66-81年)

       此時期臺灣養殖中高達九成的鰻魚都輸往日本,產量從民國66年的14,580公噸,成長到72-75年間的平均產量約達35,000公噸,76年後突破40,000公噸,在77-81年間臺灣的鰻魚產量達到高峰,平均突破50,000公噸,其中產量最高為民國79年的55,837公噸,產值最高為民國77年的 14,901,899千元。

       民國78年左右,臺灣輸日的鰻魚發生藥殘事件,使外銷及價格均受影響,所幸政府當機立斷與產業界合作,設立水產檢驗中心以提升水產品安全性,才能使損失降至最低。 

(五) 變動轉折期(民國82-88年)

       臺灣受到中國鰻魚養殖競爭,影響外銷量而逐年下降,此階段養殖面積和產量也隨之遞減,產量從民國80年開始到88年一直縮減,僅剩16,543公噸。在鰻魚加工方面,也因人事、土地的成本較高,又不易取得原料鰻,因此加工廠多往中國設廠,進而帶動中國加工產業發展。

       88年因臺灣鰻苗捕撈豐收,國內放養近60噸的鰻苗,但由於當年亞洲各國鰻苗同樣豐收,再加上歐洲鰻的產量影響,所以日本市場供過於求,造成88-90年期間養鰻業者虧損連連。 

(六) 關鍵挑戰期(民國89年~迄今)

       臺灣在民國89至93年產量皆維持在30,000~35,000噸之間,民國94年雖減至28,481公噸,但產值卻高於92與93年,此階段看來已能維持穩定。

       中國鰻魚產業在此時期迅速發展且大量銷日,造成日本市場供過於求,加上日本對鰻魚品質的重視,開始更著重藥殘檢驗標準的精確與安全性,臺灣也藉此提升水產品管理安全,設立水產品藥殘檢驗中心,保障內、外銷水產品的食用安全。

       此外,有感於鰻魚的產業危機,漁業署核定實施「鰻魚產業輔導計畫」,進行國內鰻魚市場促銷,提升加工產能。

  參考資料
Liao, I.C., Hsu, Y.K., Lee, W.C., 2002. Technical Innovations in Eel Culture Systems. Reviews in Fisheries Science, 10, 433-450.
陳清春( 1984 ),「台灣鰻魚供給日本市場之經濟分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專題研究報告。
胡興華,( 2003 ),鰻魚王國的起落,漁業推廣,第196期。
郭子豪(2007)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碩士論文。
何書廷(2009),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漁業年報( 1999-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