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一支草一點露 / 疾風知勁草 / 國產芻料作物的碳固定能力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國產芻料作物的碳固定能力
發文日:103/02/17

國產芻料作物的碳固定能力

多年生牧草常年生長,光合作用量大,同時牧草地翻耕次數少,降低土壤有機質之分解速率。所以多年生牧草地是降低空氣中CO2,同時是貯存碳的極佳場地。經回顧大量有關森林變為農業用地之文獻後統計出,森林變為農耕地後土壤碳總量平均減少了30.3±2.4% (變動範圍在0至72 %);而森林變為草原地則或有增減,平均變化不大(4.6±4.1 %)。值此全球氣候暖化之際,世界各國乃紛紛提倡節能減碳之措施,並擬將碳交易列為未來經貿往來的考量項目。

畜產試驗所飼料作物組研究團隊進行多年田間試驗調查,期能建立國內目前主要芻料作物栽培方式之碳消耗及碳蓄積等基本資料,並改進目前之牧草栽培管理方式,以達節能減碳並兼顧牧草產能及生態維護之目標。試驗結果顯示,牧草地土壤有機碳蓄積量較國外之草原地為低,主要原因為國外草原土壤大部分為放牧用,留於土壤的殘株及動物的排洩物均提供了土壤重要的有機碳源,而國內草原地之地上部已經由收穫移走,所以殘存土壤的有機碳含量不高,同時牧草地土壤已經過分的被壓實,土壤中的孔隙度極低,根系發展受限,由根系殘留或分泌之有機物亦較少。

國內草原地適度的管理,以維持土壤肥力及保持良好的土壤理化性質,對於提高牧草的生物量及增加土壤有機碳的蓄積量會有相當大的助益。盤固草及狼尾草隨著生長期增加,其植體中有機碳亦隨之增加,但如以全年乾物產量計算,以8-10週生長期收割,全年總有機碳產量最高。牧草收割後餵飼動物,有機碳將再轉化成CO2,釋放至大氣中,所以牧草地若欲有較高的碳固定作用,必需配合將動物餵飼後所排出的廢棄物再回歸土壤,才能對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