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花生產業介紹 /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落花生的研發與推廣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落花生的研發與推廣
發文日:100/04/29
採訪整理/黃惠琳
資料提供/楊藹華、李根
楔子
若說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是台灣落花生產業的推手,相信沒有人會有異議。
本場落花生的研究工作,從早期的蘇匡基、李根、顏正益、吳良德、吳文慈、徐進生、翁廷賜、顏福成、黃杉芪、施宗禮、楊允聰等前輩,到中生代的蔡承良、游添榮、楊藹華、林義恭、陳振義等人,傳承至目前接手研究工作的陳國憲先生,每個研究者皆曾在自己崗位上默默付出,是孕育台灣落生花產業開花結果的幕後功臣。

產業概況
依台灣落花生栽培面積之消長走向,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899年至1940年之41年間,為落花生栽培面積漸增時期,每年栽培面積之變動幅度小,其栽培面積最低為11,598公頃(1899年),最高為31,465公頃(1937年)。第二階段則自台灣光復後1946年至1965年之20年間,為栽培面積大增時期,且在1946年的50,799公頃與1958年的103,963公頃之間,增加了2倍。第三階段為1966年至1999年之34年間,自1966年起,因受國外廉價食用油(大豆油)原料進口之影響,使得油用落花生用途日趨減少,加上用途改變,栽培面積及年產量逐年減少,可視為台灣落花生栽培衰退期,期間除了因推行稻田轉作,面積增加為64,490公頃外,其餘各年皆是減少,維持在35,000公頃左右。第四階段為2002年加入WTO後,為降低市場衝擊更是宣導農民降低栽培面積,維護落花生產業持平發展,避免產銷失衡,落花生面積控制在20,000公頃至25,000年公頃,年總產量51,000~70,000公噸。
目前台灣落花生栽培面積為21,761公頃,產量56,941公噸(98年農業統計年報),主要分布在雲林、彰化、台中等地區,雲林縣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或砂土最適宜栽培落花生,該縣的栽培面積約占全台灣的40%。

台灣落花生栽培技術之演進
楊藹華研究員歸納台灣落花生栽培史上演進的重要改變為:1.品種改良:早期新品種多來自引種或選種,目前則採雜交育種;2.機械採收:由人工收穫提昇為機械採收,甚至莢果烘箱乾燥取代人工日曬;3.生產改進:田間由原本平畦栽培,配合機械整地、播種、灌溉及採收而改為作畦栽培,提高效能;4.健康管理:早期並無任何防治工作,現今則普遍被使用在整個花生生育期,以提高產量。

本場落花生育種之演進
台灣早期落花生為主要食用油來源,需求量大,當時的育種目標為油份高、產量高。本場蒐集地方品種後,經過大規模的純系分離、雜交育種、初級區域試驗、高級試驗及地方試作,才能選到好的品種,推廣農民種植。1956~1959年間育成的油用落花生品種有臺南白油豆1號、白油豆2號、白油豆3號、臺南6號、臺南7號等。
「臺南選9號」是前農林廳副廳長蘇匡基先生在農技團服務時由越南引進,經純系分離後所選出,在1966年命名推廣,其栽培面積曾一度佔全台80%以上,可說是台灣落花生純系選種最成功之案例,至今仍維持800~1000公頃的栽培面積。1976年育成的「臺南10號」,於「花蓮1號」育成前,在花蓮地區有幾百公頃的種植面積。1986年育成莢果及籽粒特大之「臺南11號」,因外觀佳、籽粒飽滿、莢果成熟一致、兩期作均可栽培、直立且適合機械採收,推廣後深受農民好評,栽培面積佔全台總面積之90%以上,稱霸台灣長達12年之久,直到1998年新品種「臺南14號」命名之後才逐漸被取代。
1990年間因推廣品種破殼率高,本場調整落花生育種目標為耐機械採收、不易破莢。1998年育成「臺南13號」,主要供應帶殼焙炒花生鮮莢果的原料,大莢大粒品種「臺南14號」則可作為水煮鮮食莢果或鹽炒小包裝新鮮種仁的材料。「臺南14號」目前為台灣落花生主要栽培品種,約佔70%以上。
由於國內生產成本偏高,加上鄰近國家進口競爭,近年來本場落花生育種目標,除了維持選育更優質且豐產品種外,亦朝向選育具多功能加工用途之新品種。2009年選育出「臺南16號」、「臺南17號」具有高抗氧化活性之落花生品種,適合帶殼焙炒及蒸煮鮮食,其種皮皆富含花青素,可提供萃取保健原料。

研究團隊陣容堅強、代代傳承
本場退休人員李根先生回憶,早期的落花生研究團隊,蘇匡基先生在特用作物股,主持落花生研究工作,李根做雜交育種,吳良德先生做落花生區域試驗,吳文慈先生做地方試作,顏福成先生做蟲害防治,黃杉芪先生做病害防治,施宗禮先生則做花生油份分析。一個作物需要這麼多人參與,可見當時落花生產業的重要性。當時蘇匡基先生育成「臺南6號」、「臺南7號」及「臺南選9號」以及李根先生育成「臺南10號」等品種,成果相當豐碩,也奠定本場落花生育種之基石。
蘇匡基先生之後由徐進生先生接手負責落花生研究工作,在他手上育成的「臺南11號」,為1986年~2001年間台灣主要栽培品種,佔當時全台種植面積60~70%,臺南場落花生品種更成為不可替代的主力品種。
謝桑煙先生在1990~1995年間負責落花生省工機械化栽培試驗及大面積推廣,方新政先生也曾進行落花生莢果播種試驗,對於生產改進技術及機械採收貢獻良多。
落花生農機研發方面,梁連勝、施清田在1983年研製「履帶型掘取投入脫莢式落花生聯合收穫機」。1987年鄭榮瑞、施清田根據進口的兩段式大型落花生聯合收穫機,進行修正設計及改良,開發「南改型履帶式落花生聯合收穫機」,1988年將研究成果技術轉移康榔公司進行商品機生產,命名為「康郎牌南改型履帶式落花生聯合收穫機」。1993年雲林分場曾引進落花生大型收穫機,並進行落花生莢果乾燥試驗,也經由長期的研究投入,促成落花生採收機產業,甚至有業者外銷落花生採收機。
楊允聰先生是臺南場從事落花生研究最久、也是最完整的人,從進臺南場到退休,幾乎都與落花生脫不了關係。楊允聰先生繼徐進生先生之後,全心投入落花生育種工作,從「臺南10號」到近幾年的「臺南16號」、「臺南17號」,他都名列育成者之中。落花生「臺南14號」在2001~2009年間占全國生產面積70%以上,目前總種植面積約16,000~17,000公頃。2008年命名的「臺南15號」則是他退休前的代表作品。
楊藹華研究員在落花生研究工作上,曾協助栽培管理、災害及高產潛能試驗,並利用田間輔導農民時蒐集民間及中國大陸的落花生種源。1990年本場就有多色系落花生種源,當初雖然建議楊允聰先生朝多色系花生育種的研究方向,但原有之育種計畫也需進行調整,無法全力投入。後來民間自行發展的黑金剛花生,即由花仁落花生中選出,可見市場已有此趨勢。
楊允聰研究員退休後,陳國憲先生接手落花生育種工作。楊藹華認為,臺南場若要在台灣繼續保持落花生產業的領先地位,必須掌握脈動、搶得先機,此時的新生力軍陳國憲挾以新的學術知識,轉向投入嶄新的研究領域。為滿足民眾求新求變及健康取向的消費需求,多樣化(多色彩)、多功能化為目前的育種目標。以早期蒐集的種源為基礎,陳國憲於2009年發表2個富含花青素的落花生品種-深紫色種皮「臺南16號」及花仁「臺南17號」,並進行落花生花青素、白藜蘆醇等抗癌物質的萃取技術之研究。

辛勤付出,點滴在心頭
李根先生說,早期交通不方便,而落花生主要產區多在雲林縣,要進行區域試驗或地方試作時,常常天還沒亮就要出門,中午才到試驗田開始工作,有時還得要留宿當地好幾晚,可見當時試驗工作的辛苦。
本場在台南市的舊場區,雜糧館前有一座落花生工作圃,筆者剛進臺南場時對此高臺苗圃感到好奇,經同仁說明才知道是落花生育種用。因為落花生植株低矮,授粉時研究人員需長時間蹲低屈腰,非常辛苦,因此設計成高臺苗圃,方便站立操作。之後,我常常在苗圃區看見楊允聰、林義恭先生等研究人員穿梭其中,忙碌的身影令人印象深刻。
從超市買來的花生產品,背面寫著「…生產自高品質的雲林14號花生…」,真是令人驕傲又生氣,明明是臺南場研究人員育成的「臺南14號」品種,產地在雲林縣,卻被擅自更改了名稱,卻也顯示本場研發成果真正深入民間,造福農民與消費者。看著兒子拆開一包包花生小魚乾,吃得津津有味,我也伸手偷襲,酥脆濃郁的口感,包含多少人的努力在其中,令人感恩滿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