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經》、《楚辭》以下,歷代的詩詞歌賦、典章小說所提到的植物類總計三百餘種,其中以《西遊記》出現的植物種類最多,有253種;其次為《紅樓夢》,出現有 240種;《詩經》則有135類,《楚辭》99類。在所有典藉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植物為柳樹(今之垂柳)等,其他常出現的植物有松、桂、茶、荷、竹、梅、桃、蘆葦、蘭(澤蘭)等,此外在許多詩文名句中所描述的植物,本園亦有栽植。植物與文學原就密不可分,認識這些植物的形態、生態特性和植物所代表的涵義,是深入文學家內心世界,並與之交流溝通的管道。
◎詩詞歌賦與植物
歷代中國文學的內容與形式,由《詩經》、《楚辭》啟其端,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等一脈相承,先民文學遺產和文化特質延續到今天,也將流傳到後代。植物和先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詩人以所熟悉的山川景物、動、植物,或直述、或譬喻、或起興,來抒發心中的意念和感情。認識文學作品中的植物,能體認先民的生活智慧,領略詩人深沉的感動,並感受遠古時代先民與大自然的脈動。研究古典文學,必須認識詩文中各種植物的形態和意涵,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真實寄寓。例如王維〈渭城曲〉:「渭城朝雨浥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由於柳與留同音,古人送別時常折柳相贈,王維用旅館(客舍)附近的柳樹來表達心中留戀難捨之情。
◎唐詩中的植物
唐詩產量尤其豐富,境界技巧純熟,堪稱為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對後代文學的影響鉅大。直到現代,文獻索引、文字所徵,許多有名及常用的詩句多出自唐詩。而唐詩借用植物「喻依」的情形比比皆是,例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以清麗潔白的梨花形容楊貴妃膚如凝脂的美貌,也以梨花帶來的春雨來突顯貴妃「宛轉蛾眉馬前死」的柔弱無助處境。杜牧的一首「娉娉嫋嫋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用含苞待放的荳蔻來讚美年輕女子,成為後世「豆蔻年華」的成語。此外,王維著名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句,用「茱萸」表示思念,讓現代人也了解古代重陽節的禮俗。
◎章回小說與植物
除了詩詞歌賦,許多膾炙人口的章回小說,諸如「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以及《儒林外史》、《紅樓夢》、《老殘遊記》等,不但內容新奇,具有創造性和傳奇色彩,所描述的植物種類亦多。一般讀者看到文章中的植物大都略而不讀,或讀而莫知其意,查閱各家註解亦語焉不詳。例關公「刮骨療傷」的故事,讀者大概都知道射在關公手上的箭頭敷有毒液,但都不會深究中了什麼毒,《三國演義》七十五回裡記載:華陀曰:「此乃弩箭所傷,其中有烏頭之藥….。」「烏頭」是含有劇毒的草藥,屬毛茛科,開紫色花。因此,研讀章回小說,如果具備植物常識,認識植物的特徵,對於了解小說中舖陳的情節和小說產生的*會有很大的助益。
◎《紅樓夢》的植物
《紅樓夢》是近代小說的奇葩,作者曹雪芹才學橫溢,知識淵博,可謂「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一百二十回中,提到的植物有240種,所引述的植物典故上溯《詩經》、《楚辭》及《昭明文選》中的〈吳都賦〉、〈屬都賦〉、〈上林賦〉,下至《金瓶梅》的重要情節。而《紅樓夢》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的作者至今仍有爭論,但以各回出現的植物種類和數目而言:第一至四十回平均每回出現10.9種植物,第四十一至八十回平均每回10.5種,第八十一至一百二十回平均每回3.8種,顯見前八十回為同一作者,後四十回和前八十回不同。另外,大觀園中大量出現熱帶及亞熱帶的植物,如芭蕉、湘妃竹、杜若、杜薇、薜荔、豆蔻等,似乎說明大觀園的所在地應在蘇州或南京,而非許多人所主張的北京。研究紅樓夢的植物可能是「紅學」研究重要的一環。
資料來源:文 / 范義彬 圖 / 吳維修
相關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