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幹細胞 / 幹細胞免疫特性與移植排斥反應 / 幹細胞免疫特性與移植排斥反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幹細胞免疫特性與移植排斥反應
發文日:101/02/16
幹細胞免疫特性與移植排斥反應接受細胞移植者之所以產生免疫排斥反應,係因被移植的細胞表面抗原會遭受接受者免疫系統辨識,被視為入侵者而誘發免疫排斥反應。此現象無論在同種移植(allograft)或是異種移植(xenograft)均存在。細胞表面有三種免疫抗原分子在細胞移植時扮演重要角色,例如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antigens,MHC)、次要組織相容性複合抗原(min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mHAgs)以及ABO血型抗原(Watkins, 2001;Roopenian et al., 2002)。胚幹細胞及其分化後的衍生細胞亦具有細胞表面抗原,因此胚幹細胞移植時的免疫排斥問題是臨床應用的重要課題。Drukker等人(2002)指出,人類胚幹細胞在未分化階段的MHC-I表現量很低,然而當胚幹細胞分化形成胚體(embryoid body,EB)後,其MHC-I表現量增加2~4倍,並且在誘導形成畸胎瘤(teratoma)後,MHC-I表現量更是增加了8~10倍;雖然胚幹細胞從未分化階段進行到分化階段的MHC-I表現量有增加趨勢,然而表現量之絕對值仍低於體細胞(如HeLa細胞)的表現量。
目前,一般認為避開免疫排斥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是以患者本身的細胞,利用體細胞核轉置技術平台,建立同源性胚幹細胞株後再進行自體移植(autograft)。雖然體細胞核轉置技術提供建構醫療性複殖的遠景,並可建立專屬於個人免疫完全相容性之胚幹細胞株,然而仍存在著技術、倫理與道德等問題猶待克服。目前以人類胚幹細胞做為臨床醫療應用仍有三項技術有待挑戰:(1)幹細胞移植需克服免疫排斥問題;(2)人類胚幹細胞的繼代與培養須於無非人類之動物性污染源的環境中;(3)利用特定誘導技術將胚幹細胞分化成為特定的細胞型態,且不帶有致癌性的細胞。為了克服免疫排斥的問題,有學者相繼提出五個主要降低或免除免疫作用的策略,包括有:(1)將胚幹細胞移植於免疫特許區,例如大腦或是睪丸等部位;(2)建立人類胚幹細胞之免疫表現型(immunophenotype)資料庫,以及與病人MHC完全相容之胚幹細胞株;(3)藉由遺傳學技術操控胚幹細胞MHC與免疫調節因子之表現;(4)藉由同種提供者進行同種移植技術;(5)產製醫療性複殖相容性之細胞株(Drukker, 2008)。
另一方面,胚幹細胞之腫瘤生成性一直以來是胚幹細胞移植試驗的隱憂。幹細胞移植後所產生的畸胎瘤,在人類胚幹細胞與小鼠胚幹細胞移植試驗中均已被發現(Amit et al., 2004;Bulić-Jakus et al., 2006;Blum et al., 2008)。然而,在猪胚幹細胞移植試驗中,僅有一篇研究報告指出有畸胎瘤之形成(Hochereau-de Reviers and Perreau, 1993),該報告中指出當猪胚幹細胞若源自於較晚期的囊胚(第10~11天),則進行移植時會產生畸胎瘤;但若衍生自早期囊胚(第5~6天)所建立的猪胚幹細胞,則不容易形成畸胎瘤。此結論在Anderson等人(1994)的報告中獲得驗證,且在吾等研究中,以豬胚幹細胞進行嚴重免疫不全小鼠(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後腿肌肉(圖1),以及SD大鼠(Sprague-Dawley)腦部(圖2)移植時,均未見畸胎瘤之研究結果相同(Yang et al., 2009; 2010)。因此,以猪胚幹細胞移植的試驗模式,探討細胞分化程度對接受者免疫耐受性與免疫排斥反應之關係,並克服或減低接受者免疫反應,將有助於胚幹細胞移植治療之發展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