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鹿之飼養與管理 / 鹿常見疾病之防治 / 病毒性疾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病毒性疾病
發文日:98/09/03
(一) 鹿流行性出血熱(Epizootic haemorrhage disease of deer)
鹿流行性出血熱(Epizootic haemorrhage disease of deer)是一種高熱且各組織器官廣泛出血之急性病毒性傳染病。本病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均有發生之報告。台灣目前尚無此病之報告,然而由於貿易之頻繁,且由於該病發生時既急且死亡率高,嚴重威脅養鹿業之發展,需予以重視。

1. 病原
鹿流行性出血熱病毒屬於腸病毒科(Reoviridac)、環狀病毒屬(Orbivirus)。病毒顆粒呈球形,直徑20-30nm,二十面體對稱,病毒含雙股RNA,無囊膜,對乙醚等溶劑不敏感。病毒可在路胎盤及鹿胎腎細胞中繁殖,使感染細胞變圓或呈團塊狀,也可在Hela cell內複製。病毒接種於乳鼠大腦內,其致死率為100%,連續四待繼待後,對鹿的致病力明顯下降,只產生隱性感染。本病毒抵抗力很強在血液或組織中可長期存活,在-70℃可保存3個月,-20℃下24個月仍具有強感染力。

2. 流行病學
病鹿是本病的主要傳染原。常呈現非接觸性感染,經由節肢動物尤以庫蠓為主之傳播。只有鹿易感染,其他動物不具感性。鹿種不同期感染性差異極大,最易感染是白尾鹿,人工接種死亡率高達90%以上。在易感鹿群中,不同年齡和性別均可感染發病,但幼鹿和育成鹿發病率較高。多流行於夏季,多為地方性流行。

3. 症狀
潛伏期自然感染6-8天,人工接種5-10天,平均7天。本病發病急,食慾廢絕,膽怯易驚,偶見流涎,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且困難。病鹿衰弱,最後昏迷。可視黏膜出血。眼結膜和口黏膜暗紅或藍紫色。糞和尿帶血。有時唾液也帶血。體溫呈雙向熱,在病初和死亡前病毒血症高潮期,體溫可達40.5-41.5℃。一般在病發後8-36小時極度休克死亡。

4. 病理學
本病的病理變化主要是各組織器官出血,最常見於肝、脾、腎、肺、淋巴結和消化道等組織器官出血。最急病例幾乎無肉眼可見變化,急性者常見出血和水腫。也有部分慢性病力出現胃炎和蹄葉炎。

5. 診斷
根據流行特點和臨床症狀,結合組織器官出血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但確診需用病材的無菌濾液接種乳鼠腦內,分離病毒或用標準血清進行血清試驗。

6. 預防
病癒鹿血清中有中和抗體存在,可得一定時期的免疫。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預防本病,亦無特效治療藥物。發現本病立即採取嚴格的隔離消毒措施。在吸血昆蟲活動的季節,要經常驅蟲,以防健康鹿受感染。

(二) 鹿惡性卡他熱 (Malignant catarrhal fever of deer)
鹿惡性卡他熱 (Malignant catarrhal fever of deer)是一種特別發生在野生及豢養的反芻獸之惡性病毒性傳染病。他是一種急性全身性致死性的感染性疾病,他的特徵為高且持續性發熱,上呼吸道卡他兒或壞死性發炎、口鼻黏膜發炎、角膜炎、角膜混濁、腦膜炎、淋巴結腫大,在某些並立有胃腸不適或血便。本病主要發生在黃牛、水牛及山羊等家畜。在鹿是散發且致死性的疾病,曾發生在紅鹿(red deer)、梅花鹿(sika deer)、馬來鹿(rusa deer)、四不像(大衛神父鹿,Pere David’s deer)、白尾鹿(white-tail deer)、斑軸鹿(樞軸鹿,axis deer)、黇鹿(美國梅花鹿,fallow deer)及騾鹿(roe deer),約可達到50%死亡率。在牛是一種野外感染疾病,且已在非洲有也牛發病的報告。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家均有鹿隻發生之報告,在澳洲也曾發生於馬來鹿。台灣目前尚無此病之報告,然而由於動物輸入之頻繁,且由於該病發生時具高死亡率,嚴重威脅養鹿業之發展,需予以重視。

1. 病原
鹿惡性卡他熱病毒屬於皰疹毒科、皰疹病毒屬 (herpesvirus)。本病毒不易通過濾器,在血液中本病毒主要緊密附著在白血球上。病毒很難保存,在50-60℃、冷凍乾燥、乾冰保存均難以存活。在0℃以下,病毒很快失去傳染性。比較好的方法為在血液中加入檸檬酸鈉於5℃保存。

2. 流行病學
鹿惡性卡他熱病是由皰疹病毒引起。本病毒非常脆弱且需自然感染,惟目前仍無法得知經由那一途徑感染。在牛及鹿利用以感染組織混懸液或新鮮血液注射易感受動物仍非傳染途徑。但至少有兩種傳播途徑,其一,alcelaphine herpesvirus-1是由角馬(wildebeest, Connochaetes spp.)所帶原媒介,其現存在非洲之動物公園,另一則發生在鹿場,主要是綿羊,他是本並的主要帶毒者,在紐西蘭發生的鹿隻病例與綿羊接觸傳染有關,但綿羊不發病,故一般認為本病的保毒宿主及傳染原為綿羊。
本病整年都可發生,但主要流行季節在夏季,其他季節多為零星發生。本病在各種年齡之鹿皆可感染,但以3歲齡鹿隻為主。

3. 病因學
在很多間葉性的器官及腦中,此病毒引起壞死性、類纖維素的脈管炎。在組織學上,此種病灶可迅速提供診斷。

4. 症狀
鹿惡性卡他熱主要發生為腸型少見頭眼型。鹿隻感染後呈現急性或慢性偶可見猝死,發病其間可能為24時內或幾個星期直到症狀凸顯。典型症狀,罹病動物離群、發高熱(體溫40℃)、倦怠、厭食、下痢或下血痢或呈現兩耳下垂或精神沈鬱。最初為鼻、眼眶分泌漿液性分泌物,接著持續卡他兒性,口腔黏膜有明顯潰瘍,特別是頰部乳凸,且有眼炎發生。角膜混濁起使角結膜交接觸進而發展至中心區。表面淋巴結變大及可觸診。值得注意的是,毛髮坐墊處可見紅疹,會陰及陰部可見潰瘍,偶見神經症狀如興奮、感覺過度及肌肉震顫。
在馬來鹿之症狀為沈鬱、迴旋、離群遊走、明顯目盲、角膜混濁及眶下腺出現纖維素性滲出液。這些症狀與出現在澳洲牛隻眼型及頭型之惡性卡他兒熱相似。
鹿隻早期急性病徵呈現沈鬱、高熱、漿液性鼻分泌物及眼屎、下痢或血痢。另可見唇、鼻鏡及口腔黏膜的潰瘍。

5. 病理學
本病的病理變化主要是在各組織器官(常見於心、肝、腎、肺、腦、淋巴結、生殖道和消化道)廣泛散佈性脈管炎,從輕度出血至廣泛性紅斑。口腔內可見小潰瘍,而心肌及骨骼肌呈現出血現象。在組織學上,動脈呈現廣泛纖維素性壞死性炎症反應,腦部則可見廣泛性化膿性壞死腦炎,淋巴結及腸管亦有類似症狀。在屍體解剖可見淋巴結腫大,且變得蒼白及硬實或咽背淋巴結紅且壞死。在頰部乳凸黏膜有明顯小潰瘍,同樣的病灶出現在食道及前胃且常常有出血性胃腸炎。多發行直徑2-3mm白色病灶出現在腎臟且是起因於間質聚集許多淋巴球膀胱黏膜表面常常被覆出血性病灶。肝臟被膜下可見灰白色病灶。腦脊髓液常常含有淋巴細胞。關節液過多。

6. 診斷
根據流行特點(散發且致死性)和臨床症狀(沈鬱、高熱、明顯目盲、角膜混濁、眶下腺出現纖維素性滲出液及神經症狀),結合組織器官之纖維性壞死性血管炎病理變化,可提供一個良好的推斷。雖然,有一些馬來鹿在死前並不出現任何症狀,但是尤其淋巴結、肝、脾、腎、肺、腦、淋巴結、生殖道和消化道的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確診。此病需與黏膜病區分,在臨床上,黏膜病不出現角膜混濁及神經症狀,而惡性卡他兒熱則具有此症狀。且需與猝死症如炭痀(Anthrax)、梭狀桿菌(Clostridial infections)或(Yesiniosis,或有神經症狀之跳躍症(louping-ill)及沙氏桿菌症(Salmonellosis)區分。

7. 預防
本病在鹿方面,是一個自然散發的疾病。雖然其他種類病癒動物可獲得免疫力達4-8個月或更長,但在鹿感染此病幾乎必定死亡。但除非對此病的傳染病學有更好的了解,不然無有效的控制及預防方法。且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預防本病,亦無特效治療藥物。故發現本病應立即採去嚴格的全場撲殺及消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