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長關鍵術 / 生存守則 / 嫁接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嫁接
發文日:98/09/09
嫁接

◎砧木
一、主要以高壓苗為砧木,很少利用實生砧。

二、嫁接方式可採用切接皮層接

三、目前台灣最重要的嫁接是應用在品種更新上,將過多的黑葉品種原植株作為砧木,再取優良品種接穗嫁接,藉以更新品種。

 

【嫁接時期】


  荔枝嫁接有品種更新及砧木苗兩種,品種更新因露天栽培植株,受限於氣候條件,雨季及氣溫低於15℃的條件下,均不適於嫁接,台灣南部地區因終年暖和,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之乾旱季節均適合嫁接,中北部地區同時期除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及雨季外,其餘月份均可嫁接。至於砧木苗一般在遮雨設施下栽培,因此在中南部可於任何季節嫁接。

 

【嫁接方法】


  傳統上品種更新之嫁接,習慣直接嫁接於主枝或主幹上,此方法從嫁接後到完全癒合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短則1年長則3年以上,且其間如遭颱風風害,常自嫁接處撕裂,改善方法是先修剪主枝,然後各主枝上培養3枝左右的徒長枝,徒長枝基部長約2~3公分時,可採用切接皮層嫁接


皮層嫁接  

  皮層嫁接法是荔枝與龍眼成活率最高之嫁接法,如果砧木及接穗健康,成活率可達八成以上。接穗以供穗植株之頂梢往下,在第三至第四段梢尚帶葉片者最好(其直徑約0.5~1公分),每段接穗以帶兩芽兩節間為宜。頂芽上方剪至離芽0.5公分處,接穗基部節間平切一長切面,長約2公分,短切面與長切面成30度角。
  砧木之切法依接穗長切面之寬度及長度而定,先選擇較平滑面,然後縱切兩刀,兩刀之距離與接穗之長切面同寬,長度則與接穗之長切面同長,深度僅達木質部表面。掀開皮層約3/4長,然後將接穗之長切面面向砧木置於其中,輕敲接穗頂端,使接穗與砧木切面完全吻合。接著以膠帶固定接合處,然後以石臘膜帶(Parafilm)被覆接穗及至砧木頂部接合處。石臘膜帶可拉成薄膜狀,因此要一邊輕拉,一邊纏覆接穗,最後套上紙袋,完成嫁接。

 

切接  

  切接用在實生苗或較細之(1公分直徑以內之嫩梢)枝條,接穗取直徑1公分以內之轉黃褐色枝條,接穗以3節2芽為宜。頂芽上方節間僅留0.5公分,第2芽下方節間留2~3公分。在此節間部位,以嫁接刀在兩側切斜切面至末端中心點,斜切面長約1.5公分。砧木自頂端縱切約1公分,然後將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斜切面能與砧木緊密接合。然後以塑膠繩纏繞固定,最後以石臘膜帶被覆接合處,再外套紙袋,以防日曬。

 

【嫁接後的管理】


  嫁接後約2週,就可看到新芽自接穗萌出,穿透臘膜,同時在砧木上亦大量萌芽,砧木上之新梢隨時要除去,抽梢時應防治荔枝細蛾、捲葉蛾及金龜子,每2~3節應修剪頂芽一次,促成分枝發育,並疏除弱枝,及角度不適或太擁擠之枝條。
  接穗要用枝柱固定,以免被風吹撕裂,亦可在接穗對側之砧木上留一新梢(留梢時間要在接活後2個月),然後利用此梢與接穗上之枝條靠接,嫁接成活後1~2年就可恢復生產。

(圖 張哲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