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長關鍵術 / 果園大小事 / 修剪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修剪
發文日:98/09/09

【修前的作用】


  首先,通過修剪一部分細弱枝,調節樹體營養,把養分集中於培育優良的結果母枝,進而調節生長和結果之平衡,其次,通過修前亦可使樹冠通風透光,增強葉片光合作用功能,避免爛花落果,減少病蟲滋生,便於樹冠管理,再者及時更新樹冠可延長結果年限。
  荔枝的栽培成本中人力成本可佔60~70%,因此樹型控制矮化以便利噴藥及採收是絕對必要的。目前荔枝矮化的方式,經過農業研究單位及農友的努力已發展出兩套模式,茲簡述如下:
  第一套方法是配合密植,栽植的行株距是3至4米,每年在採收後剪除前一年生長量之90%(前一年結果枝僅留基部2-3芽),或以機械進行強度修剪,將植株控制在2米以下。適用的品種是玉荷包及中部地區的黑葉,適用的地區是平地及淺坡。此法以強剪肥培的方式培養冬季來臨前的晚梢,是以培養3段梢以利用荔枝晚梢的結果力常較高的習性。這一套方法可說是將省工的要義發揮到極致,唯此法必須適時適當的控梢,否則如果冬季的氣候不穩定,如暖冬或早冬冷而晚冬溫暖或是冬季多雨,晚梢常會無法獲得足夠低溫而不花芽分化,進而導致產量不穩定。
  另一套方法是以手工修剪,行株距是6-7米,方法是在採收時一併將垂直向上的枝條自基部剪除(疏刪),其餘的枝條回剪1至2段梢以控制樹冠幅度,使樹型高度控制在3米以下的傘型。樹冠相接觸時則採隔株強修剪的方式以維持果園的產量。本法的理想是在省工的前提下儘量擴大樹體的結果面,以提高單株產量,採寬行距的用意是維持樹的四周均有充分的光照,以充實樹體的儲藏養分。此種模式各品種皆可適用,但玉荷包常須配合剪花處理或半剪花處理(即樹體的上半部不易剪花的部份不剪花),否則花穗過大浪費樹體養分影響結果,因此需加強改進肥培管理技術,免除剪花的手續,否則隨著玉荷包栽培面積的擴大,利潤下降,剪花有不符成本之慮。
  除樹型控制外,枝條局部的修剪亦頗重要,其管理方式因品種而異,玉荷包、要有粗壯的結果枝才會結果,因此每個枝條都要仔細管理,方法是第2次及或第3次萌梢後疏除弱枝,原則上每次除枝時祇保留1枝使三梢都是單枝延續。至於糯米糍、黑葉、桂味,淮荔等非焦核品種,祇要不是過於纖弱的枝條都能結果祇是結困多少的問題,因此祇要總產量不受影響大可不必太在意每個花穗結多少果。因此修剪方式是除去內側枝、較密、紊斷、重疊的枝條並在側枝或結果母枝進行疏刪修剪,使光線能夠透入即可,而無須每個枝條均仔細管理以降低成本。

 

【修剪時期】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已建立矮化密植栽培制度,多年的研究已確定荔枝可以修剪,只要修剪時期及最後一次梢成熟期能配合域性的低溫期,則可正常花芽分化。修剪時期除特殊目的(如調節花期及控制開花行為之需要)外,一般在採收完畢後實施,修剪程度視管理需要決定。目前矮化密植栽培均採強剪,剪除前一年生長量之90%(前一年生結果枝僅留基部2~3芽)。此法若未配合適時適當的抑制晚梢,將造成嚴重的隔年開花。南部地區修剪時期,三月紅及楠西早生在5月下旬~6月上旬;玉荷包、沙坑及黑葉在6月中下旬。中部地區則稍遲約1~2週;晚熟種之糯米糍在7月採收後修剪。

 

留梢方法


  留梢方法因栽培地區之氣候條件差異,不同品種之修剪時期及留梢次數也需要調整。以玉荷包為例,南部地區在6月下旬修剪,培養三次梢,第三次梢在11月上旬前成熟最適宜;而中部地區以南投縣埔里鎮為例,因埔里地區15~17℃最低夜溫之時期長達四個月以上,因此產期調節空間更大,可調節於7月中旬以後採收,修剪時期在7月下旬,亦可培養三次梢,第三次梢在12月上旬前成熟還可正常花芽分化。而糯米糍在彰化縣芬園鄉可修剪後培養三次梢,第三次梢在11月下旬前成熟,就能正常花芽分化;而南投縣集集鎮因在海拔400~600公尺處,僅能培養二次梢。

 

【疏梢工作】
  

  採矮化栽培之果園,每年都會剪除多量前一年生長的枝條,因此會叢生新梢,必須在第二次梢發育期間疏除弱枝,第三次梢發育期亦持續疏梢工作,原則上三次梢都是單枝延續,不要讓各次梢上叢生新梢。叢生時須疏除剩單梢,第三次梢成熟後,各枝條前後左右距離50~60公分左右最為適當(頂芽間之距離)。此工作之目的是使各次梢葉片都能擷取光線,提高光合能量,培養強壯結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