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荔枝

 
常綠果樹
木瓜
印度棗
百香果
枇杷
柑桔
香蕉
荔枝
草莓
番石榴
椰子
楊桃
鳳梨
蓮霧
龍眼
檬果
釋迦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赤衣病
果腐病
炭疽病
粗皮病
葉枯病
裂果
煙煤病
酸腐病
褐根病
藻斑病
露疫病

酸腐病(Fruit sour rot of litchi)

病原菌:Geotrichum candidum G. ludwigii

  此兩種病原真菌於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上培養之特徵:G. candidum 之菌落為白色,表面粉狀或近似細絨毛狀,菌絲無色,有隔膜,呈二或三分叉生長,節孢子(arthrospores)圓桶狀或橢圓形,孢子大小5-15 x 4-8 mmG. ludwigii之菌落為乳白色,似酵母菌,菌絲無色,有隔膜,節孢子圓桶狀或橢圓形,孢子大小5-35 x 5-10 mm。兩菌在8 C以下,36 C以上生長緩慢,最適生長溫度為28-32 C

病徵:
  酸腐病菌主要為害成熟期之荔枝果實,對於花、葉片及枝條並不會造成為害。病原菌侵入果實僅需1-2天時間,果實即出現病徵,蔓延相當迅速。病徵最初為褐色水浸狀之病斑,進而造成裂果,表面有乳酪狀菌體,被害果實迅速腐爛並流出有強烈酸味之乳白色汁液。

發病生態:
  本病主要發生於荔枝果實成熟期,高溫降雨季節易發病,尤其果實生育期因水分吸收不平衡造成裂果時,病害發生更加嚴重。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時間可長達一年以上。本病之初次感染源為來自地上落果,誘釣土壤中之病原菌後,經由昆蟲(例如:果蠅及蜜蜂等)吸食攜帶,將病原菌攜至樹上果實,造成果實腐敗及裂果,而產生乳白色之汁液及菌體,再經果實間相互接觸磨擦、昆蟲吸食傳播及雨水之飛濺,造成病害快速蔓延,罹病嚴重之果實掉落土壤後,若未加以清園處理,即成為第二年之初次感染源。

 防治方法:

一、 本病初次感染源之傳播,主要為昆蟲攜帶,因此,必需要防治園區之昆蟲。
二、 注意田間衛生,清除果園之落果及枝葉,以減少初次感染源之來源。
三、 注意果園灌溉,保持水分吸收平衡,減少裂果發生,以降低誘引果蠅吸食傳染病原。
四、 藥劑防治:目前植物保護手冊上,並無任何推荐藥劑可供使用,由筆者初步試驗結果,可以5%菲克利水懸劑3000倍供參考使用,使用方法為酸腐病發病初期,每隔7-10天施藥一次,連續施藥4-5次,若遇梅雨期,可縮短施藥間隔,採收前12天停止施藥。
(蔡志濃提供)

田間荔枝酸腐病病徵
(蔡志濃提供)

荔枝酸腐病菌之孢子
(蔡志濃提供)

荔枝酸腐病菌之孢子
(蔡志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