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荔枝二三事 / 發展淵源史 / 台灣荔枝發展歷史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台灣荔枝發展歷史
發文日:97/10/03
荔枝屬無患子科(Sapinaceae)是原生於中國大陸的重要亞熱帶常綠果樹,大陸嶺南地區及北越南被認為是荔枝原生地,在古文獻(公元前二世紀晚期司馬相如之著作上林賦)中荔枝原名為「離枝」。中國的荔枝栽培史超過二千年,西元1059年蔡襄著之「荔枝譜」堪稱是對荔枝產業記載較詳細之古文獻,記載當時福建荔枝盛況及栽培品種三十多種。荔枝常為古代文人雅士作詩的題材,杜牧(西元803-852)之詩詞「過華清宮」流傳最廣,值得欣賞,七言絕句如次:『長安回望繡成堆,千頂山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描述因愛妃楊貴妃喜歡吃新鮮荔枝,故唐明皇命蜀中及南海獻貢,驛騎限時傳送長安,且色味未變,以討美人芳心。
  荔枝在中國大陸主要產地為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島等地,雲南及四川亦有少量栽培。雖然荔枝栽培在大陸歷史優久,但產業快速發展是自1980年代開始,據澳洲學者Menzel在1986年的報告中,大陸荔枝栽培面積僅39,000公頃,但台灣荔枝產業在1988年已達產業顛峰,栽培面積已逾15,000公頃,台灣荔枝發展速度較大陸快,栽培技術也相對精良。台灣荔枝是先民自大陸引進的,最早的歷史記錄是由張郡氏自福建引進,距今300年,種於現今屏東縣崁頂鄉與南州鄉之鄉界處(舊地名為東港郡崁頂庄南茂安),現今尚存成林的荔枝樹。此外,新竹縣香山地區(舊地名新竹州新郡香山庄南溢村)有鄭肇基氏自廣東引進荔枝品種,距今約二百年。
  荔枝引進台灣歷史雖久,但荔枝成為重要經濟果樹之歷史僅約40年,在民國52年(1963年)栽培面積只有695公頃,此後隨著台灣經濟在民國60年後之快速發展,荔枝產業幾乎與之平行發展,到民國77年達到產業的顛峰,但因品種單一化,黑葉一個品種即占95 ﹪,產期過於集中,價格往往在荔枝上市後一、二週後遽跌,不符成本。此外,荔枝面對許多競爭作物,因此栽培面積自民國77年後逐年減少,至92年已不足一萬二千公頃。
  荔枝產業在台灣經早期幾位優秀的研究者之努力,殿定良好基礎,才有今天之產業成果,首位是黃弼臣教授(自中興大學退休),黃教授早期曾在廣西從事荔枝試驗研究,因此來台後任職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分所長,繼續荔枝試驗研究,後轉任中興大學園藝學系教授,其荔枝試驗研究不曾中斷,著有「荔枝」一書,堪稱台灣荔枝後學之寶典。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及高雄區農業改良在日據時代是重要的荔枝品種保存區,目前嘉義農業試驗分所之荔枝品種保存良好,而高雄區農業改良已無種原老樹,非常可惜。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間,嘉義農業試驗分所之荔枝專家張振宙先生與中興大學的黃弼臣教授一起蒐集早期自大陸引進台灣的荔枝品種,並鑑定品種加以正名。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在1976年設立荔枝種原區,蒐集14品種,經DNA親緣鑑定後,確定「桂枝」及「桂味」為異名同品種,因此實際蒐集品種數為13品種,此後更陸續自大陸、泰國、南非、澳大利亞及夏威夷等地引種,目前保存品種50品種,但部份品種需進一步經DNA親緣鑑定後加以正名。
  另外,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在民國85年建立「玉荷包」荔枝省工栽培模式,民國92年「玉荷包」品種已占全台總栽培面積10 %。近年農政單位亦積極推動晚熟品種「糯米糍」,取代中部地區原栽植之「黑葉」品種,使產期延後至7月中、下旬,目前台灣荔枝產期可自5月延至7月。
  荔枝栽培早期是以較粗放方式管理,栽植行株距寬,往往配合間作其他作物,行株距一般採7 m x 7 m及10 m x 10 m的寬行式,需十年以上才能達到單位產量的顛峰,樹型高大,管理相當不便,採收及病虫害防治非常費工。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自1970年代末期開始發展矮化密植栽培制度,到1996年成功完成此栽培制度,並舉辦觀摩會介紹農友採用,目前已成為農友的荔枝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