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觀賞水族圖鑑 / 海水觀賞魚 / 克氏雙鋸魚 Amphiproion clarkii Bennett, 1830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克氏雙鋸魚 Amphiproion clarkii Bennett, 1830
發文日:97/08/25

克氏雙鋸魚  Amphiproion clarkii Bennett, 1830

      因為頭部與體側分別有著醒目的白色橫帶,因此本種又有雙帶小丑或寬帶小丑的俗稱;此外也由於為臺灣周圍沿海分布最為廣泛的種類,因此許多潛水愛好者或海底攝影者,也將牠們稱為台灣小丑或克氏小丑;不過,與其他小丑魚相較之下極佳的適應力,以及隨成長與分布環境差異明顯的體色表現,方是讓牠們成為海葵魚中最受歡迎與普及飼養的主要原因。

      雖然臺灣東北角、東部與南部海岸及離島周圍皆有分布,但一般出現於水族館中的克氏雙鋸魚,仍以由東南亞諸國輸入為主,同時個體來源亦多為野生採捕。不過在強調生態保育的近年,陸續有人工培育的繁殖個體問市,一方面降低了自然族群承受捕捉的壓力,另一方面則在個體擁有較佳適應能力的同時,還能依據市場實際需要提供尺寸大小與色彩表現不同的繁殖個體,滿足消費者的喜好與飼養需求。

      克氏雙鋸魚的最大體長可達近 20 公分,不過由於群體具有極為特殊的階級行為,因此在與海葵共生的數條至數十條個體中,僅有一隻成熟雌性佔有絕對優勢,擁有與其他個體差異懸殊的體型表現;而依體型大小依序排列,則分別為具有繁殖能力的雄魚與性別尚未明顯表現的亞成 (sub-adult) 個體。而一旦雌魚因爭鬥、掠食或被攻擊而脫離原本共生的海葵或群體時,原本擁有第二體型優勢的個體,便會迅速遞補上來,而再體型與色彩發生轉變的同時,性別也出現了相當微妙的變化。

      或許因為具有較佳的適應力與成熟體型表現,因此克氏雙鋸魚很容易在飼養環境中成為獨擁空間與食物資源的優勢個體,而這也讓許多與之混養其他種類的小丑魚,只能藉由消極躲避或隱藏來避免遭受驅趕甚至攻擊。因此若計畫在水族箱中混養多種類的小丑魚或海葵魚,建議最好能對個體體型差異與數量比例稍加考慮,以避免日後管理上的困擾。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