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閒話檳榔 / 紅唇族的最愛 / 紅唇族的最愛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紅唇族的最愛
發文日:97/10/28

檳榔「生食其味苦澀。得扶留藤與瓦屋子灰同咀嚼之。則柔滑甘美也。」,扶留藤就是荖藤,瓦屋子灰為白灰。檳榔的吃法,將檳榔青仔、白灰、辛香調料與荖藤(葉或果)包裹後,再一齊嚼食;包裹的檳榔有包葉、剖片、雙子星。當檳榔嚼散開之後,檳榔、白灰與調料混合後,呈現紅色,味道辛辣而刺激,通常第一口檳榔汁,都不會吞下,習慣地吐掉,經常咀嚼檳榔的人,其口腔、牙齒、嘴唇都會被染成紅色。估計臺灣嗜好嚼食檳榔的人口已超過280萬人(黃萬傳等,1991),這些人稱為「紅唇族」。

檳榔果實含有多種植物鹼,如檳榔鹼,具有痲痺神經作用,檳榔定、四氫菸酸甲酯、檳榔酮、檳榔因、檳榔素等(陳紹光,1995),咀嚼這些植物鹼可促進唾液和消化液之分泌,因此有助消化和去除口臭之功能,同時也是一種興奮劑,是故吃檳榔的人,總覺得一粒在口,精神煥發無比,尤其是長途南北奔波的卡車司機與計程車司機或是夜貓族,常靠咀嚼檳榔提神來支撐著疲憊的身驅;不過根據牙科醫生臨床報導,經常咀嚼未熟綠果,有不生牙周病之好處,但咀嚼檳榔過多時會損壞味覺神經和唾液之分泌,嚴重者口腔黏膜下會有組織纖維化,若惡化則轉變為口腔癌;其它副作用尚有神經痲痺、視力減退、牙槽漏膿症等;衛生單位一再呼籲,吃檳榔有害健康,隨地傾吐檳榔汁,不但不衛生,還有礙觀瞻,影響國人形像,政府雖然再三宣導不要吃檳榔,但是檳榔龐大之消費量仍未見減少,檳榔族還是像「拼命三郎」一樣,檳榔照吃不誤(林壯沛,1992),檳榔是紅唇族的最愛。

*參考資料

黃萬傳、潘添進、鍾震東(1991)台灣檳榔產業之經濟分析。屏東農專學報。vol.32:213- 229。陳紹光(1995)檳榔的生物鹼成分。科學月刊。vol.26(9):731~733。林壯沛(1992)山坡地栽植檳榔之水土流失問題探討。高爾夫球場與檳榔園對水土保持之衝擊專題研討會論文集。(pdf檔案)p.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