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閒話檳榔 / 貴客的尊稱 / 貴客的尊稱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貴客的尊稱
發文日:97/10/28

         晉朝、明朝時期已經有檳榔栽植,以檳榔當做果子食用,或做為醫藥使用。根據辭海:「桹,高木也。」,說文鍇注:「嶺南有桄桹,為木高;又檳榔無柯,實生其耑,其名皆取高木之義」,段注:「此泛言高木謂之桹」,徐灝箋:「疑此正是桄桹,檳榔字」。雷斅炮炙論謂尖者為檳,圓者為榔。又顏師古註上林賦云。仁頻即檳榔也,廣東稱「賓門」、雲南稱「國馬」、臺灣叫「青仔」、也有稱「榔玉」、「檳南」或「檳榔子」。


         嶺南高溫潮濕,多瘴癘之氣,常吃檳榔可以袪除瘴癘,嶺南地區的人都會口中含一顆檳榔,將檳榔當果子來食用,成為一般的習俗。明﹒李時珍之本草綱木(檳榔集解):「嶺南人噉之以當果食。言南方地溫。不食此無以祛瘴癘也。」;(台灣府志)形容檳榔「能醉人,可以怯瘴」;因此若有貴人賓客或親朋好友來訪,都會手托金盤或銀盤,上面置滿檳榔,以為招待賓客,若不按此規矩禮數,多會被認為不夠尊重,而生氣有所怨言。檳榔的另一功用,(台灣縣志):「鄰里詬誶,親送檳榔,事無大小,即可消釋。」,可見檳榔不但有感觀官的刺激性,具殺菌消毒的功效,還有表達善意的禮物功能。明•李時珍曰「賓與郎皆貴客之稱,稽含南方草木狀言,交廣人凡貴勝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設,用相嫌恨,則檳榔名義,蓋取於此」。顯示用以招待「貴賓」與「新郎」的貴氣食品,故以「檳榔」為名義稱之。


*參考資料
1.辭海
2.本草綱目
3.台灣府志
4.台灣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