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防治顯微鏡 / 捕食性天敵 / 闊腹螳螂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闊腹螳螂
發文日:97/08/29
闊腹螳螂

闊腹螳螂

闊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屬於螳螂目(Mantodea)螳螂科(Mantidae),為台灣重要的螳螂種類之一,因具有捕食量大、食性範圍廣等優點,若蟲期及成蟲期均能捕食害蟲,在害蟲生物防治上利用其捕食蝗蟲、蛾類、蝶類、蠅類。全世界已知螳螂科有400屬,約1,800種左右,分為17~32亞科。螳螂分佈甚廣,多數的種類分佈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其中闊腹螳螂分佈於日本、印尼、菲律賓、中國及台灣。完成一個生活史在25~30 90~120天,屬本土性天敵昆蟲。




卵囊
    螳螂卵囊又稱桑螵蛸,深棕色,長圓形,表面粗糙,長28.4 mm,寬14.0 mm,高13.1 mm,其重量為1.4 g。孵化區淺棕色稍突出,卵囊結構緊密堅硬,外層空室有卵室8-19層,每層有卵8-16粒,排列成近似“人”字形,四列,每個卵囊有卵粒100-250粒以上,卵呈桔黃色長圓形,長3.6 mm ,卵徑1.0 mm。27℃卵期為33天。



若蟲

螳螂孵化時沿細絲爬出,並扭動體軀脫去胎衣,第二齡不再由第十腹板吐出細絲,若蟲共脫皮6~7次,也就是7~8齡, 27 若蟲期63 。體長為7~42.5 mm。甫孵出之若蟲,體軀濕潤,胸部淡綠色,腹部淡黃色,漸為淡褐色,4~5齡開始顯露翅芽,至末齡可明顯看到翅芽。前足常合十呈祈禱狀,腹部翹起。


成蟲
     羽化時整個體軀倒立,剛羽化翅膀呈捲縮狀,漸漸將翅展開,前翅為革質,後翅為膜質,在前翅上方各有一白點,此白點為闊腹螳螂之特徵,常於白天羽化,最初出現為雄蟲。雌蟲一羽化即性成熟,雄蟲須經12-15天,方性成熟,雄蟲較小,交尾時間為2-5小時,約經8.3天左右,雌蟲會尋找適當之處所產卵,如較粗糙面或樹枝。產卵時分泌一種黏稠狀物質,遇空氣硬化,利用尾毛探測卵囊之大小,產卵時間約2-5小時,平均產卵囊為3-5粒,產卵間期為13.4天,雄蟲一生可交尾數次,在30℃約經一個月左右,未交尾雌蟲亦會產卵,雌雄蟲平均壽命為 138天及118天。


田間防治方法
    

若蟲期及成蟲期均會捕食害蟲,捕食時利用特化的前足在瞬間彈出捕捉獵物,同時脛節上的雙排刺夾住並刺入捕獲物,田間防治害蟲時可將卵囊或成蟲或若蟲,直接用手抓螳螂至防治的植株上,並依害蟲體型大小提供螳螂不同齡期及釋放量,一般防治蚜蟲時以初齡至4 齡螳螂為宜,一株釋放約 10隻,防治較大型害蟲如紋白蝶或蛾類或蝗蟲,提供5齡以上之螳螂,每株以1隻為宜。

圖說:捕食紋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