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洋桔梗專業殿堂 / 病蟲害 / 洋桔梗病蟲害及其防治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洋桔梗病蟲害及其防治
發文日:97/12/0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鄭安秀 陳紹崇 陳昇寬
洋桔梗已成功的進軍國外市場,表示台灣生產的洋桔梗達到一定的質與量, 主控質與量的因素, 除品種、栽培管理、儲運保鮮技術外, 病蟲害防治管理亦是重要的一環。 一、根瘤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
病原線蟲之二齡幼蟲,侵入根部皮層部位吸取植株養份,造成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瘤, 後期根部腐爛, 阻礙植株根部對養份及水份的吸收, 致使植株地上部生育受阻, 出現營養缺乏的徵狀, 花數變少花朵變小, 嚴重時植株無法順利抽苔開花,影響產量及品質至鉅。 防治方法:
(1)選地種植前檢測田間有無病原線蟲危害, 避免於已發病的農田搭蓋設施種植,最好選擇長期栽種水稻的農田進行栽種,可減少病害之發生。
(2)慎選種苗避免栽種根部已罹根瘤的植株。
2. (3)已發病的農田可於種植前選用殺線蟲藥劑進行田間處理,如10%芬滅松粒劑每公頃施用20~40 公斤、10%毆殺滅粒劑每公頃施用20~40 公斤,田間全面或作畦前撒施, 並保持土壤微濕以利藥劑擴散滲透。定植後則選用40%芬滅松稀釋2000 倍、24%毆殺滅溶液稀釋750 倍進行灌注。 二、苗腐病(Alternaria ,Bipolaris sp.)

穴盤苗經低溫運送,至田間未定植前,管理不當會發生幼苗心腐或葉緣水浸狀病徵,病勢進展快速,若不加以防治,一至三天內會造成幼苗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
(1)選用健康種苗。
1. (2)穴盤苗未種前, 擺放場所避免高溫多濕的環境, 以免病害發生, 並儘早定植於本田。
2. (3)已發病的植株儘速拔除,選用75%四氯異苯腈可濕性粉劑700 倍或50% 依普同可濕性粉劑1000 倍等藥劑進行防治。 三、萎凋病(Fusarium oxysporum)

初期於下位葉出現黃化萎凋徵狀,逐漸往上蔓延,造成全株或半側萎凋之現象。縱切莖部,可見維管束出現褐化病徵。 防治方法:
1. (1)選用健康種苗
2. (2)進行土壤蒸氣消毒
3. (3)以滴灌取代溝灌
4. (4)栽培耐病品種,在所有洋桔梗品種中以紫色單瓣品種耐病性較高

四、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 初期植株於正午蒸散作用強時出現萎凋徵狀,3-4 天後全株萎凋無法恢復。如果縱切莖部, 可見維管束出現褐化病變, 如果將莖部切下浸於水中, 則可見白色乳狀物自切口留出。 防治方法
1. (1)選用健康種苗
2. (2)避免與茄科、天堂鳥及火鶴花等青枯病病原細菌寄主輪作
3. (3)拔除病株,注意田間衛生

(4)以滴灌取代溝灌 五、細菌性萎凋病(Burkholderia caryophylli)
初期由下位葉開始萎凋,有時呈半邊萎凋或側枝萎凋。維管束褐變,病莖部外皮組織易解離變軟,用手觸摸感覺到有粘性 防治方法:
(1)病株應儘早移除,以避免成為感染源。
(2)夏季高溫易發病, 避免強風使植株根部受損, 大雨過後應儘早排水並注意病害之發生。 六、白絹病(Sclerotium rolfsii)
初期植株出現地上部萎凋徵狀,根基部可見白色菌絲蔓延,後期可產生圓形菌核, 初為白色後轉為褐色, 嚴重時會造成全株死亡。白絹病菌為多犯性腐生性強之病原菌, 容易於田間植株殘體殘存, 菌核具耐不良環境之特性; 菌核可漂浮於水面,能藉灌溉水到處傳播。 防治方法
1. (1)病株應連土剷離田區,避免菌核之產生成為感染源。
2. (2)以滴灌代替溝灌可避免菌核隨水傳播。

(3)發病初期可以50%福多寧可濕性粉劑3000 倍或10%菲克利乳劑1500 倍或20%達滅淨可濕性粉劑1500 倍或30%殺紋寧溶液1000 倍等進行灌注。 七、莖枯病(Alternaria sp.,Bipolaris sp.,Stemphylium sp.)
病株初期出現青枯萎凋徵狀,但根系完整,維管束亦無褐化現象,隨病勢進展,由葉緣往葉柄焦枯,嚴重時整株黃化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1. (1)病害易於高溫多濕的環境發生,應注意設施通風。
2. (2)選用75%四氯異苯腈可濕性粉劑700 倍或50%依普同可濕性粉劑1000 倍或70%甲基鋅乃浦可濕性粉劑500 倍或21.2%依滅列乳劑1500 倍等藥劑進行防治。

八、露菌病(Peronospora chlorae)
初期於葉背或枝條上可見白色黴狀物,隨之可於葉面出現白色至淡黃色塊斑, 嚴重時造成葉片掉落或枝條枯死。後期菌絲會產生為褐色孢囊, 其孢子隨濕度之變化而釋放傳播。 防治方法
1. (1)選用健康種苗。
2. (2)注意通風避免於葉面出現露水。
3. (3)選用58%鋅錳滅達樂可濕性粉劑400 倍或35%本達樂可濕性粉劑2000 倍或80%福賽得可濕性粉劑800 倍或64%甲鋅歐殺斯可濕性粉劑400 倍或66.5%普拔克溶液800 倍等藥劑進行防治。

九、灰黴病(Botrytis cinerea)
植株莖、葉、花均會感染。花瓣初期出現小型褪色斑點,隨之擴大,多數病斑會癒合成大型褐斑, 高濕時可見灰褐色粉狀物產生, 為其分生孢子, 數量極多易隨風傳播; 莖部受害時常會造成表皮分離, 出現萎凋徵狀。冬季低溫高濕時本病害極易發生。 防治方法
1. (1)植株避免密植以免通風不良葉片出現游離水膜。
2. (2)罹病花朵及植株儘早摘除。
3. (3)目前推薦藥劑有62.5%賽普護汰寧水分散性粒劑1500 倍或50%撲滅寧可濕性粉劑1500 倍或37.4%派美尼水懸劑1500 倍或50%依普同可濕性粉劑1500 倍或75%快得保淨可濕性粉劑500 倍或40%派滅林水懸劑1000 倍等。

十、花腐病(Choanephora cucurbitarum )
初期於花瓣上出現水浸狀褪色斑點,隨病勢進展,病斑逐漸擴大病轉為褐色, 嚴重時整朵花褐化萎凋, 無法開放。栽培環境高濕時可在病斑處產生明顯的黑褐色分生孢子,隨風或水而傳播。本病害易於高溫高濕環境下發生。 防治方法
1. (1)植株避免密植以免通風不良提高濕度。
2. (2)罹病花朵儘早摘除。

(3)目前並無推薦藥劑可參考莖枯病或灰黴病之防治藥劑 十一、病毒病
危害洋桔梗之病毒包括菜豆黃化嵌紋病毒(BYMV)、胡瓜嵌紋病毒(CMV)、蠶豆萎凋病毒(BBMV)、洋桔梗壞疽病毒(LNV)、蕪菁嵌紋病毒(TuMV)、番茄籤紋病毒(ToMV)及雙生病毒(Geminivirus)等。造成洋桔梗葉綠素分布不均勻之斑紋或嵌紋, 出現壞疽或多輪環斑, 葉片皺曲不平整或心葉捲起、肥厚且葉背葉脈突起, 植株矮化, 花朵變小、花瓣上有突起條斑且皺縮變形等多種不同的病徵。病毒病為系統性病害, 病徵常呈現於新生組織, 病徵依感染病毒種類不同而異, 常見多種病毒複合感染的現象。 防治方法
1. (1)選用健康種苗
2. (2)避免種植於嚴重發病的洋桔梗或番茄附近
3. (3)田間附近避免有雙生病毒的寄主雜草藿香薊
4. (4)提早拔除病株並盡速銷燬

(5)防治媒介昆蟲蚜蟲及銀葉粉蝨,避免機械傳播 十二、夜蛾類(斜紋夜蛾Spodoptera litura、甜菜夜蛾S. exigua、番茄夜蛾Helicoverpa armigera) 夜蛾類成蟲產卵於花苞或葉片, 日間潛伏於土中或莖葉間, 至太陽下山後活動。幼蟲啃食嫩莖葉或潛伏於花朵中, 以花瓣為食, 造成花苞穿孔或殘缺, 失去商品價值。 防治方法
1. (1)種植前田間淹水2-3 天,殺死土中幼蟲及蛹
2. (2)利用32 目白色紗網阻隔成蟲進入產卵
3. (3)性費洛蒙誘殺雄性成蟲
4. (4)防治藥劑可參考使用陶斯松、第滅寧、汰芬諾克、汰芬隆、馬拉松、芬化利、納乃得、硫敵克、畢芬寧、蘇力菌等,施用前先行小面積試用,避免藥害。

十三、薊馬類(南黃薊馬Thrips palmi、中國薊馬Haplothrips chinensis) 危害花器之薊馬在洋桔梗花部吸食、產卵、脫皮、排泄等, 造成傷口、污斑, 於花瓣上形成不規則色斑, 扭曲變形。叢生於新葉間吸食及產卵之薊馬, 將嚴重影響新芽及植株生長。 防治方法
1. (1)以藍色粘紙進行監測及誘殺
2. (2)早晨露水未乾時施藥, 參考施用益達銨、賽洛寧、亞滅培或其他作物薊馬

類防治藥劑,施用前先行小面積試用,避免藥害 十四、銀葉粉蝨(Bemisia argentifolii) 銀葉粉蝨對洋桔梗的直接為害, 係以刺吸式口器吸取葉片組織液, 排泄的大量蜜露引發煤病, 影響光合作用及商品價質。而以銀葉粉蝨為媒介, 傳播雙生病毒引起洋桔梗病毒病, 造成花、葉畸型的病徵, 是銀葉粉蝨對洋桔梗的另一種危害。防治方法
1. (1)以黃色粘紙進行監測及誘殺
2. (2)參考其他作物銀葉粉蝨防治藥劑如益達銨、派滅淨、布芬淨、百利普芬,

施用前先行小面積試用,避免藥害 十五、非洲菊斑潛蠅(Liriomyza trifolii) 雌成蟲利用產卵管戳破葉片取食組織液, 同時產卵於葉肉中, 卵孵化後幼蟲潛食葉肉組織, 隨著幼蟲的發育, 造成長短不一形狀不規則的食痕, 影響光合作用及植株生長。 防治方法
1. (1)以黃色粘紙進行監測及誘殺
2. (2)參考其他作物非洲菊斑潛蠅防治藥劑如阿巴汀、賽滅淨、三落松、歐殺滅, 施用前先行小面積試用,避免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