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蓮霧博物館 / 防災管理 / 全球暖化之因應策略(上) - 全球暖化對蓮霧產業之影響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全球暖化之因應策略(上) - 全球暖化對蓮霧產業之影響
發文日:99/07/22
全球暖化之因應策略(上) - 全球暖化對蓮霧產業之影響

全球暖化為最近幾年來逐漸受重視的課題,農業生產大部分在露天的環境進行,受到異常氣候的衝擊及影響與日俱增,尤其果樹多屬於多年生的作物,從果園養成、花芽的分化與發育、開花至果實的形成與發育所需的時間甚長,更容易受到異常氣候的影響。蓮霧為台灣南部重要的經濟果樹,目前的產業型態,必須在營養生長旺盛的季節,透過肥培的改變及園藝的操作來迫使樹體轉變為生殖生長,使原先以夏果為主的產期提早為生產冬、春果的型態。然而異常氣候包括夏季連續酷熱的高溫,或是颱風、豪雨連續侵襲,時而暖冬現象、時而寒流低溫接踵而至,使蓮霧的催花成效受到影響,嚴重者樹勢衰退、品質下降,經營不易獲得利潤,甚至果園廢耕。隨著生產風險的提高,蓮霧產業的種植面積已從10年前的8,800多公頃,逐年下降至今約6,700公頃。面對這樣的變遷,持續經營蓮霧的果農除了需提高對異常氣候對蓮霧生長習性影響的認知之外,更需調整栽培技術來快速地因應變遷,以生產高品質之蓮霧。

 氣溫升高之後蓮霧的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發生改變,產業的經營也隨這現象產生變化,茲將所觀察到的現象概述如下:

1.果實生育日數縮短

高屏地區冬果蓮霧因為果實生長期氣候冷熱適中、雨水少、日照充足,其品質優於其他季節,因此過去10多年來高屏地區蓮霧常採用遮光處理來提高催早花的成功率,於每年的8月初開始各果園陸續進行催花處理,催花後的第53~55天進入盛花期,但最近兩年的觀察在第42~43天即進入盛花期,開始採收的時間一般在催花後第100~105天,近年氣溫升高之後則在85~90天就陸續成熟,較原先預估產期提早10-14天以上,造成在年節需求高峰的前後,產地的供貨量反而因提早成熟而減少了。

2.管理作業的緩衝時間縮短使成本增加

欲生產高品質的蓮霧其管理作業環環相扣,枝梢生長調控、葉片更新、疏花、疏果等,皆需配合花果的生長,於特定的生長階段完成必需的田間管理作業,否則容易造成養分的浪費及品質下降。生育日數縮短之後各項管理作業更為緊湊,工作集中而緩衝的時間縮短,必須增加雇工協助工作。尤其從盛花後到套袋的時間從14天縮短至10天,套袋工作因為緩衝期縮短,催花時間較接近的果園便發生加價搶工的現象,亦造成成本增加。

3.生長速度加快影響品質

作物生育期的長短與氣溫的高低息息相關。冬果蓮霧是因為果實的發育速度適中,果肉細胞有足夠的時間去充實必要的養分,因此品質較佳。氣候暖化後由於生育期溫度較高,果實生長快速、果肉細胞鬆散,成熟時果實的體積較小。在高溫下花青素易分解,且生長時間短果皮花青素累積較少,因此果皮常著色不均或著色不深,尤其生長調節劑使用過量的果實,到成熟實在果蒂端仍有一截呈現綠色或白色;光合產物累積的期間縮短,至採收時果實甜度下降或甚至有「臭青味」,或因部分化學肥料未完全代謝,造成果實吃起來有苦味。

4.病蟲害的消長變化

為調節蓮霧產期,夏季高溫期常用黑色遮光網來包覆樹冠以抑制抽梢。暖化之後,高溫乾燥的環境使得包覆在黑網下的葉片易受紅蜘蛛危害,嚴重受害的植株,葉面及葉背累積白色分泌物。往年在東北季風增強之後,高屏地區降雨機會隨之減少,此時蓮霧開始進入幼果期,但在氣溫升高之後,在果實生長至中後期,遇到下雨的機會還是很大,因此發生炭疽病、疫病、黑腐病、果腐病、藻斑病的機率提高,皆會增加管理的成本及降低果實的品質。

5.沿海果園樹勢衰退經營不易

由於全球暖化海,海平面及地下水位昇高,加上發生豪大雨的機會增加,造成海水倒灌淹沒果園,並加重土壤鹽化的程度,這些現象使得沿海果園的正常經營受到威脅。近兩年沿海果園每次因豪雨淹水的日數約增加7-10日,最大的淹水深度也達50-60 cm以上,造成屏東沿海蓮霧園分布的西限往內陸縮回。

6.氣象的極端值變大

果園的經營需要穩定的氣候,全球暖化後,降雨量可能更大或更集中,非雨季時,更易發生嚴重的乾旱。溫度的變化方面,除了高溫增加之外,寒流時最低溫較過去的紀錄更低。颱風來襲的時間,則沿續至10-11月,嚴重影響冬果蓮霧的生長,並對蓮霧的經營效益形成嚴重的考驗及威脅。 (續接 全球暖化之因應策略(下) - 高溫下蓮霧的栽培管理)

 (文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賴榮茂、陳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