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蓮霧博物館 / 栽培管理 / 裂果預防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裂果預防
發文日:97/10/28
裂果預防

1. 裂果的類型
  有關果皮或果肉發生開裂的名詞,主要有兩個,一個是Cracking(裂紋),一個是Splitting(龜裂)。裂紋是指果實表皮或角質層呈現裂紋之特定物理障礙的通稱,蓮霧果實在接近採收時,由於成熟度過高,或是溫度的急遽變化,在蒂頭附近常發生放射狀的小裂紋,長度在5厘米以下,從外觀來看,這種現象常被深紅果皮及碩大果型的光芒所掩蓋,對於品質的影響不大。龜裂則是一種嚴重的Cracking,其深度深入果肉內部,長度最長可達5公分以上。發生的情形在果蒂縱向開裂,約佔發生情形的80﹪,裂口1~3道;在果腰處橫裂,此現象約佔裂果發生的10﹪;在果底處發生縱向、橫向或斜向裂口的情形約佔10﹪常發生於果實生長後期,依開裂程度不同對果實的售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者完全沒有商品價值。除以上3種情形之外,在寒流過後因低溫傷害亦會對果實造成不規則的龜裂。

2. 不同月份裂果率的變化
   蓮霧裂果率,從產季開始至結束有很大的差異,11月至2月所採收的冬果,平均裂果率維持在20﹪以下,而且有逐月下降的趨勢,但從3月份起,則顯著增加,至6月份已達63﹪以上,嚴重發生的果園裂果率甚至超過90﹪。

3. 不同的結果部位裂果率的差異
   蓮霧催花成功後,花穗數甚多,最後選留下的果串數,依樹型的大小,一般在200串至400串之間,然而著果位置不同,至採收時裂果發生的比例亦有差別,以15年生,長在沙質地的植株,樹冠直徑約5.5公尺,高度達3.7公尺的植株,以樹冠半徑分成三等份,高度從結果母枝以上亦分成三等份,各個位置的裂果率不一樣。越靠樹冠外側裂果率越高。

4. 果肉密度影響裂果率
   將成熟的果實以排水法求得體積再與重量換算果肉密度,蓮霧的果肉密度在0.78至0.84之間,當果肉密度在0.82以上,其裂果發生的情形明顯減少,當果肉密度低於0.80以下,裂果的情形就大幅提昇。

5. 果實大小與裂果的關係
   果型越大者,裂果率有較高的趨勢,在蓮霧品質的追求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大果,裂果的發生與追求大果不無關係。在沿海的果園所產的蓮霧,因為地下水位高或是因為鹽分含量高,根系較不發達,植株生長勢較弱,果型稍小,裂果率較低,相對地在內陸的果園,根系發達,生長勢較強,所產的蓮霧果型較大,裂果情形較多。

6. 成熟度與裂果的關係
果實的成熟度越高者,裂果率越高。依田間的經驗,超過9分熟的果實,易發生裂果。為避免發生裂果經常提早採收,尤其在高溫期,成熟度常在達7分熟時就採收,然而此時甜度及果皮顏色都還不甚理想。需長途運輸或是預防不裂果的情況下,降低採收成熟度是目前常用的方式。

文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賴榮茂 課長

圖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陳思如 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