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瓜知充電站 / 病蟲危機 / 斜紋夜蛾 (Tobacco cutworm)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斜紋夜蛾 (Tobacco cutworm)
發文日:97/10/29
斜紋夜蛾 (Tobacco cutworm)學名: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各蟲期形態:
成蟲褐色,體長1.8-2.0公分,前翅有一條灰白色粗斜紋。雌蟲產卵於葉背,每一卵塊有數十至數百卵粒,上覆母蛾尾毛。幼蟲體色多變化,有黑、暗褐、綠褐、灰褐色等,第4及10-11體節之黑紋較明顯,老熟幼蟲體長可達5公分。蛹赤褐色,長約2公分。

危害概況:
屬雜食性害蟲,危害作物涵蓋各類蔬菜、瓜果、花卉、雜糧、綠肥,近年來危害甚至擴及甜柿、葡萄及茶樹等。臺灣每年8-11世代,5-6月及10-12月為發生高峰期。幼蟲孵化後於葉背啃食葉肉組織,只留表皮膜,呈透明食痕或小孔,3齡後開始分散。白天潛伏於土壤縫隙或遮陰處,黃昏後自藏匿處出來覓食,由葉緣蠶食全葉,嚴重時只留下莖及葉柄。老熟幼蟲鑽入土中化蛹。

防治方法:
因幼蟲晝伏夜出,防治不易,密集或長期使用殺蟲劑常造成中等至嚴重抗藥性,可依植物保護手冊推薦方法,輪用合成除蟲菊精劑、昆蟲生長調節劑、類尼古丁類及各類新型藥劑,每種藥劑噴兩次即應換藥。亦可聯合鄰近農民於早期實施性費洛蒙誘雄防治,藉由減少成蟲交尾,降低後期幼蟲孳生危害。每公頃設置誘蟲盒2-4個,設於作物上方50-100公分,每1.5個月更換誘劑一次。本蟲食性複雜,可危害水稻以外的各類作物,應注意鄰近已採收或管理不良作物田之夜蛾發生概況,主動加以防治,以避免害蟲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