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杉的前世今生 / 台灣杉的生活史 / 台灣杉的生活史-前言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台灣杉的生活史-前言
發文日:98/08/12
台灣杉的生活史-前言
生物學上所謂的生活史(life history),一般指的是某種生物的生命歷程,但因這一名詞在各種科學領域都用到,且有不同意義,故生物學通常將其定義局限為繁殖周期(reproductive cycle),又稱為生命周期(life cycle),意指生物繁衍後代的循環過程與週期,例如兩性器官之發育、精子(sperm)與卵子(egg)之產生、受精(fertilization)與胚胎發育等事件。有關動物的生活史研究報告很多,因動物的兩性分化甚為明顯,在繁殖期有交配行為,有些動物(昆蟲)之一生還有不同之形態變化,這些過程為瞭解動物之基本資訊,不可不知。植物與動物相比,在各方面均有很大的差異,其生活史則比較少受到一般人的注意,植物雖有雌雄同株或異株之差別,但異株植物體外形上不易區別,植物沒有兩性交配之外在行為,精子與卵子的形成是在授粉(pollination)之後,由授粉到受精之間有一段相當長的發育過程,但因係在子房(ovary)內之胚珠(ovule)中進行,外形上看不出明顯之變化,所以一般人只看到授粉的現象而已,後續的發育就是子房的膨大與果實的成熟。然而植物的兩性器官發育、受精與胚胎之形成也有一定的過程,本文將以台灣山林中最高的樹木-台灣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為例,說明其繁殖周期。
台灣山區的中海拔雲霧帶內,有檜木林的存在,組成的針葉樹除紅檜與台灣扁柏以外,還有香杉、台灣杉等樹木。台灣杉數量不多,卻被喻為針葉樹的帝王,其樹高常超過七十公尺,直徑達一兩公尺的巨木很多,雖然論樹幹肥壯難與紅檜神木相比,但台灣杉與北美洲的世界爺、澳洲之桉樹,在全球最高之樹木中名列前茅。台灣杉在上世紀初才被植物學者發現,以Taiwan的拉丁語轉化為屬名(另見台灣杉的前世今生一文),其形態特徵在植物分類與演化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所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台灣杉巨木亦發自一粒小小的種子,而這種子內的胚胎則源自精子與卵之結合,其詳細過程以溪頭營林區庭園所栽植之成熟樹木為材料,進行野外形態與植物組織切片之觀察(Liu & Su, 1983;蘇鴻傑,1986,2007),茲選其重要階段,配合月份時間週期予以簡化繪圖如下(請點選放大圖),後文加以簡述,並附註圖中之小圖編號於括號中。
    台灣杉生活史圖解,A-E字母及數字代碼配合文中之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