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甘藷小學堂 / 一步一腳印 / 一步一腳印 (沿革與全球生產概況)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一步一腳印 (沿革與全球生產概況)
發文日:112/07/17

IMG_1889

甘藷,學名:Ipomoea batatas (L.) Lam.,英名:Sweet potato,別名:番薯、地瓜、山芋、甜藷、紅山芋、黃藷、白藷等。

       甘藷在植物學分類上為旋花科 (convolvucaceae),甘藷屬 (Ipomoea),原產地是以墨西哥為中心的熱帶美洲。據台灣文獻記載在17世紀初,明末荷蘭占領台灣時期,由福建傳入台灣栽培,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台灣位於熱帶和亞熱帶之間,氣候環境等條件適合甘藷生長,又具有食糧、輔食糧、飼料、工業及食品加工用等用途,加工及生產較其他食糧作物高,故甘藷成為台灣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甘藷為全球重要的食用、飼料用及能源作物,其生長的範圍很廣,在南北緯40℃及海拔2,000公尺的地區均可生長。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之統計資料庫(FAOSTAT),2021年全世界甘藷的生產面積約741萬餘公頃,年產量近8千9百萬公噸。其中以非洲、亞洲之栽培面積較廣、美洲及大洋洲較少有栽培。非洲地區栽培面積達428萬餘公頃,以奈及利亞(Nigeria)、坦尚尼亞(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馬拉威(Malawi)、烏干達(Uganda)等為非洲主要甘藷產區;而亞洲地區栽培面積約272萬餘公頃,其中以中國之栽培面積最廣,其餘越南、印度、印尼、菲律賓、北韓與日本等地皆有栽培。

2021年全球甘藷栽培生產概況
地區(Area) 栽培面積(ha) 生產量(t) 每公頃收量(g/ha)
非洲(Africa) 4,282,021 29,972,001.3 69,995
亞洲(Asia) 2,725,809 54,616,889.88 200,369
美洲(Americas) 251,331 3,364,441.02 133,865
大洋洲(Oceania) 150,864 914,581.1 60,623
全球總計(Total) 7,410,026 88,867,913.29 119,929

資料來源:糧農組織統計資料庫(FAOSTAT)

       根據歷年台灣農業年報統計,台灣甘藷栽培面積及生產量變化幅度大;在民國35~62年間,因農村多以甘藷為養豬的主要飼料,生產及需要量很大,栽培面積保持約20~24萬餘公頃,年生產量為200~340餘萬公噸,是台灣甘藷生產和利用上最高峰的時期;民國53年栽培面積曾達到最高24.6萬公頃,年生產量達334.8萬公噸。但自民國62年以後,養豬事業逐漸趨向企業經營,又因家畜飼養方法的改善,甘藷作為飼料用途逐漸為進口玉米所替代,以致甘藷需要量銳減,故栽培面積及生產量逐年大幅減少,至民國79年甘藷栽培面積僅剩1.2萬公頃、生產量僅剩20萬公噸。目前甘藷則以食用、食品加工用及葉菜用為主要用途。根據民國90年農業年報統計,全台灣栽培面積為9,270公頃,年生產量為18.8萬餘公噸,是台灣甘藷生產和利用上較為衰落的時期;近十年之栽培面積維持約9千公頃, 年生產量約22萬餘公噸。

台灣歷年甘藷栽培面積、生產量及每公頃收量
年分 栽培面積(萬公頃) 生產量(萬公噸) 每公頃收量(公噸)
1945 13.5 116.5 8.7
1949 22.4 200.3 8.9
1952 23.4 209.0 9.0
1956 23.0 256.8 11.0
1960 23.5 297.9 12.7
1964 24.6 334.8 13.6
1968 24.0 344.4 14.6
1972 21.1 292.8 14.0
1976 12.4 185.1 15.0
1980 6.2 105.5 16.9
1984 2.8 42.4 15.3
1988 1.5 25.5 16.6
1989 1.2 20.6 16.8
1990 1.2 20.0 17.0

 

台灣近年甘藷栽培生產概況

年分 栽培面積(公頃) 生產量(公噸) 每公頃收量(公斤)
2013 9,658 215,093 22,270
2014 10,128 234,883 23,190
2015 9,817 230,481 23,477
2016 10,572 242,030 22,893
2017 10,295 241,694 23,477
2018 9,774 236,266 24,172
2019 8,393 198,182 23,613
2020 9,693 246,002 25,379
2021 8,766 213,712 24,379
2022 9,121 224,242 24,586
資料來源:農糧署-農業統計年報

       台灣甘藷之栽培遍及各縣市,以中南部的雲林、台南、屏東、高雄及嘉義縣等地區栽培最多,東部之花蓮及台東縣等地區較少。台灣甘藷栽培季節可分為春作 (即一期作,2~4月種植)、夏作 (即二期作,5~7月種植)、秋作 (8~9月種植)及裡作或晚秋作 (10~11月種植),以秋作及夏作種植者最多,春作種植者最少。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111年農業年報統計,全台灣栽培面積為9,121公頃,年生產量為224,242公噸;以雲林縣、彰化縣、台南市、台中市及新北市為全台栽培面積較廣之縣市。


       甘藷的營養除含有蛋白質、脂肪及澱粉外,還含有維生素A、B1、B2、C,且礦物質中的鐵、鈣質等均相當豐富。同時由甘藷頂端莖葉與其他蔬菜比較,可知甘藷莖葉含有很好的維生素A、 B2、鐵及蛋白質,尤以維生素B2為豐富,同時草酸等不良物質含量低,可視為一種優良蔬菜。甘藷塊根纖維素含量約為4 %,在消化系統內不能消化而成排泄物,由於其可吸收附大量的水份,增加排泄物體積,促進排泄,可預防便祕,有益健康,又據台大楊祖馨教授報告,甘藷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很高,對麵粉蛋白質的營養缺陷具有顯著的彌補效果。又甘藷為「生理鹹性」食品,可調整米、麵粉及肉類等「生理酸性」食物,減輕人體的代謝負擔。

       甘藷的利用主要為人類之輔助食糧、工業上的原料、食品加工原料及禽畜的飼料。

1.人類之輔助食糧:

甘藷富含主要營養成份,因此在日常膳食中,摻食適量甘藷能彌補的白米中缺乏的營養,對人體健康幫助甚大,實為價廉物美的食物。

2. 工業用原料:

甘藷含有澱粉,故可醱酵用以製造酒精等,為重要的能源作物之一。

3.食品加工原料:

在農產品加工業中,紅心甘藷可供製罐頭、蜜餞、沙其瑪等食品,食味鮮美,又可製雪片、煎餅、冷凍甘藷等,甘藷粉可摻入麵粉中,烘製麵包、糕餅點心等。

4.禽畜用飼料:

根據試驗報告,甘藷適量替代玉米25~30 %對豬隻飼養可達良好的增重及飼料利用效率,減少依賴進口飼料玉米,使適合台灣風土栽培之甘藷能夠合理應用,有助於本土農業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