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銷情報 / 產地情報 / 思考讓芋頭更優的實踐者—卓明溪 大甲鎮蔬菜產銷第三班班員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思考讓芋頭更優的實踐者—卓明溪 大甲鎮蔬菜產銷第三班班員
發文日:96/12/17
思考讓芋頭更優的實踐者—卓明溪 大甲鎮蔬菜產銷第三班班員

從8月開始,位在台中縣的大甲鎮裡處處飄散起芋頭香味。因為有大甲溪和大安溪兩條河流的交互滋潤,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帶來了豐收甜美的大甲芋頭。
當然,要吃到甘甜的芋頭還必須靠農夫的雙手努力,而卓明溪就是其中一位芋農,不像一般農夫只勤於農作,他鎮日思考的是如何讓質量提昇,加入芋農行業匆匆8年,除了努力參與農政單位舉辦的各項研習活動來攝取新知,卓明溪並以自己的田地作實驗,成績早已不輸給其他入行更早的老前輩們。冀望與產銷班員一起努力,能夠在芋頭田裡找到永續經營的道路,讓大甲本土的芋頭香能夠攻佔國內外市場,成為消費者心中永遠的第一名。

不吝分享經驗的芋頭班

一踏入大甲鎮蔬菜產銷第三班,班員們正歡聚一堂,這些農夫們平均60來歲,各個身體硬朗、中氣十足地大談闊論,坐在一旁少言但堆滿笑臉的卓明溪,46年次的他顯得較為年輕,很認真地聽著滿腹經驗的前輩們,訴說著20多年來的芋頭甘苦談。第三班創立在4年前,目前班員大約14位。由於芋頭一年僅有一作且有生產空窗期,於耕作後的農地須輪種,所以班員的主要農作皆為芋頭與水稻兩項,利用輪年輪作方式耕作,一年四季節皆忙著農事。
卓明溪也是班員之一,本來他一直是待在農業機械工廠工作,嚴格說起來,與農業其實也有些關係;1999年時因為市場大環境的不景氣、工廠關門歇業了,在他苦思著下個階段應該要作什麼事業時,想起爸爸的芋頭田,於是決定轉行種起芋頭。對於這位年資雖短但總是不斷想出點子求進步的卓明溪,大家都很稱讚,直說他是很打拼的年輕人呢!

傳承經驗 不時創新點子

卓明溪說:「除了環境適合,品種挑選也很重要。芋頭分為青芋、白芋、麵芋種與檳榔心芋種等品種,其中又以檳榔心芋品質最好。」檳榔心芋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剖開芋頭後,可以看見佈滿在芋肉間的細小紅紋,形狀很像是檳榔花紋,所以稱之。大甲選種的是檳榔心芋裡培育出的「高雄一號」,植株較檳榔心芋高大些,葉色濃綠,肉質細緻,且健壯較耐軟腐病,卓明溪種的是單一品種,這樣產量會比較高。
卓明溪接著表示,一年一作的芋頭,雖然經濟效益比水稻高些,但其中過程也比水稻來得辛苦。芋頭每年1、2月時就要開始種植,等到6月天氣最熱時要除幼葉,是農夫最苦不堪言的時候,待中秋節過後採收到隔年2、3月,全年工作時間長達10多個月,而所有過程全是人工作業。而採收時的辛苦最讓卓明溪的太太感受深刻,「必須帶著兩層手套,一層布、一層塑膠,這樣才不會讓芋頭的莖接觸到皮膚,使皮膚過敏發癢!而且每顆芋頭都要小心,外皮不能破損,才不會影響價格。現在都請不到工人來做這辛苦事了,只能自己來。」語氣中帶著嫁雞隨雞、樂天知命的農夫的特有笑容。
此外,芋頭種植期間除了得定期施肥外,最怕受到風雨的摧殘,過多的雨水會造成芋頭腐爛,含水量太多的芋頭甜度也會不夠;風力過強的颱風會將芋頭傾倒,芋頭泡水之後不免腐爛,芋農遇此狀況多半只能搖頭興嘆,別無他法。之前卓明溪在看父親遇見颱風時的無奈,就一直覺得應該有方法可以解決,他是這麼想的:「颱風掃倒的芋頭整棵爛掉等於是作白工,若是先將葉子砍掉,雖然會些微影響成果的品質,但與其爛光,不如讓葉子再發一次,這樣芋頭就能完整生長。」所以跟爸爸說,不如將芋葉先砍掉吧!這方法一說出就被父親與鄰居笑稱是「傻子」。直到卓明溪自己種芋頭的那一年,也遇到颱風了,在颱風前他擅自決定將芋田裡的芋葉砍光,以減少風害,那一年自己的損失果然比別人少,看了他的成果,大家終於願意承認他的這個方法很高明。於是這方法就在鄰里間傳開來,每到颱風前夕,就可以看見90﹪以上芋農砍葉子的盛況,這就是卓明溪的點子,也讓他成為產銷班裡的智多星。
他笑笑說:「不過這方法使用前要有個前提,那就是氣象局得要報得準,才不會白做哩!」話說回來,看看這一望無際的芋頭田,裡面有幾萬棵的芋頭,在颱風天前得全靠手工砍葉,也真是夠辛苦的了!

鎮日思考 不斷上課求新知

不像一般農家只待在田裡耕作,卓明溪在工作閒暇時很勤於跑農改場、農業試驗所、藥物毒物試驗所與農會等,且常常前往鄉鎮圖書館查看所有的農業雜誌與相關資料書籍,為的就是要不斷攝取新知識。參加過農委會舉辦的「永續農業經營與管理訓練班」、藥物毒物試驗所舉辦的「生物農業與生物肥料訓練班」等,幾乎只要是農委會為農民所辦理的訓練班,有時間他都一定報到;而每一年農會舉辦的各項研討會,他也一定熱烈參與,他相信只要努力用功想出創新的方式,台灣農業就一定有前途。產銷班得到ISO認證,他就是幕後功臣之一。
卓明溪認為,農業要賺錢,第一是品質一定要比別人的好;第二是成本要一定比人家低;第三是別人沒有的時節你卻可以產出成品,這三個利基是他致力在大甲芋頭的新思維,即使還在努力階段,但他很有信心可以做到。例如,大甲芋頭很多在每年清明前都會得到一種病蟲害,是心葉黃化症,農家稱之為「倒心」。這是因為一種特殊線蟲的入侵後,再誘發細菌侵入,導致幼苗的心被吃掉而死亡,這現象每年都有,讓芋農們頭痛。卓明溪的田在2001年時也因為許多幼苗都得到此病,損失超過5分之1,因此,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想辦法根除。他試著與農委會藥毒試驗所合作,並利用自己的芋頭田為實驗場,希望可以幫助農民找到預防方法,據說成效已經出來,只要實驗成功發表出來,應該可以幫助其他芋農解決掉因此病所遭受的芋頭幼苗損失。
除此之外,卓明溪去年一整年都致力於研究在產季空窗期,也有大甲芋產出的方式。他認為,大甲芋頭品質固然很好,在2000年左右芋頭的經濟效益算是不錯;但是後來因為政府開放WTO,廉價的外國芋頭開放進口,讓芋農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他指出,進口的芋頭無論香味、Q度都不如台灣本土產的,但是對糕餅加工業者來說,使用進口芋頭不僅可以壓低成本,且空窗期無大甲芋頭可用也是事實;加上如果使用進口芋頭搭配少許本土芋頭的香氣,一般消費者其實分辨不出來,但對本地芋頭農民卻造成了危機。因此,他用自己的田實驗,將自己種的時間與其他芋農的時間錯開,不過很可惜的是去年一整年因為氣候不佳,實驗還在努力階段。別人總是笑他想太多,但卓明溪知道,「台灣農業一定要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這樣才走得出國際,才走得出WTO的衝擊;不怕想太多,只怕想得不夠周全呢!」

合理化施肥 創造永續經營

除了想,更要去實踐;卓明溪很清楚這一點對農業的重要。他的第一步就是在自己的芋頭田裡實施合理化施肥,也希望把這樣的好處傳遞給班裡的班員。
他認為,為了讓芋頭產量提高且兼顧品質,於是以前的農家都仰賴著使用過量的化學肥料,以致土壤酸化嚴重,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地力越壞、下一季施肥就得更重,病蟲害也會越厲害。所以在耕種之初,他就很堅持要開始使用微生物肥料的合理化施肥方式,雖然價格較高,但卻可讓芋頭質感更好,且可以維持地力,讓田地永續經營。他繼續解釋,所謂的合理化施肥,就是先將土壤及農作物作出肥料診斷,經由專家推荐出合理的肥料用量、施肥時期與方法,可以減少化學肥料使用,降低施肥成本,維護著農田附近的生態環境。他強調,透過農委會現有資源,在專家協助下運用一些新知識,進行合理化施肥,營造農民與農作物都獲益的方式。

濃濃芋頭情 有機是未來

卓明溪說,屬於植物球莖部分的芋頭不只可以吃,其葉梗(白段)的部分其實也是可以食用的,將梗切片油炸後,只要灑上一些胡椒粉後,就是風味絕佳的好料理。對於未來,卓明溪認為唯有「有機耕作」才是最長遠的農業道路;目前他也正與專家研究、著手進行,持續地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不斷努力開發、不斷請教專家」是卓明溪的農家學習精神。他努力改善芋頭品質,使所有顧客對大甲芋頭的Q度更具信心,並期許著能藉由自身的努力,成功的將“健康的大甲芋”與“非大甲芋不吃”的品牌印象深植顧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