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稻作-水稻

 
項目符號

水稻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一點大螟
二化螟
大螟
小稻蝗
白星椿象
白背飛蝨
長角麥蚜
南方綠椿象
負泥蟲
細針緣椿象
斑飛蝨
黑尾葉蟬
黑椿象
電光葉蟬
臺灣蜘蛛緣象
臺灣鐵甲蟲
瘤野螟
稻心蠅
稻水象鼻蟲
稻苞蟲
稻細蹣
稻象鼻蟲
水稻薊馬
褐飛蝨
樹蔭蝶

 

白背飛蝨 (White backed planthopper)

學名: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67頁。台中。412頁。)

生態習性:
  成蟲產卵於稻株中上部之葉鞘組織內,數粒至10餘粒產於一處,每雌蟲產卵300粒左右。孵化後之若蟲與成蟲混棲於稻株中上部危害,抽穗後危害穗部。中南部地區年可發生1214世代,於第一期稻,56月時發生密度較高,第二期稻作則主要出現於分蘗盛期至孕穗期。本蟲之經濟危害基準與褐飛蝨同。白背飛蝨與褐飛蝨皆為長距離遷移性之昆蟲,其遷移距離往往可長達一千公里以上。本省每年之發生之蟲源除在本地越冬之族群外,大部個體於每年春、夏兩季隨旺盛之南方氣流侵入者。除直接危害外,尚無媒介水稻病害的報導。

形態:  

卵:

狀似香蕉,長0.70.9公厘,卵帽近三角形,稍突。初產下時呈乳白色透明,後漸呈乳黃色,於上端處可見赤色眼點。卵塊呈單行,卵粒排列較鬆,卵帽不露出產卵痕。

若蟲:

區分五個齡期,各齡特徵如下:

 

一齡蟲:體長約1.1公厘,灰白色,腹部具中線每節後緣具清晰之黑紋。

 

二齡蟲:體長約1.4公厘,狀似一齡蟲,但胸背具不規則之斑紋。

 

三齡蟲:體長約1.7公厘,胸背具不規則斑紋,中後胸兩側尖突成翅芽,第三、四腹節背面各有一對乳白色近梯形斑紋。

 

四齡蟲:其體長約2.3公厘,胸部背面具雲狀斑痕,翅芽達第二腹節後緣。

 

五齡蟲:體長約3.0公厘,體斑同四齡蟲,翅芽伸達第四腹節後緣。

成蟲:

雌蟲分長、短翅型,雄蟲只有長翅型。長翅形雄蟲體長約2.5公厘(含翅約4.0公厘),雌蟲約為3公厘(含翅約4.5公厘)。頭頂前突,複眼及單眼黑色,顏面額側脊較直,前胸背板黃白,兩側的縱隆脊不達後緣。翅透明略帶淡褐,有翅斑。腹部背面為黑色,中央有黃色縱紋。雌蟲色較淡,顏面縱溝為淡灰褐色,中胸小楯片為黃白色,兩側為暗褐色,腹部肥大,腹面淡黃。雄蟲顏面縱溝為黑褐色;中胸小楯片為白色,兩側為黑色;腹部較瘦,腹面黑褐色。短翅型雌蟲色較深,翅僅及腹部之半,其他特徵同長翅型。

(鄭清煥。2003。白背飛蝨。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84-85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危害狀:
  白背飛蝨以成蟲及若蟲群集於水稻中、上部吸食養液為害;在水稻抽穗後,成蟲與若蟲均喜歡棲息於劍葉及穗部為害,影響稻穀之稔實率。嚴重被害時,可導致稻株全面枯萎。

(鄭清煥。2003。白背飛蝨。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水稻保護,第84頁。防檢局。台北。448頁。)

防治方法:
  任選下表一種藥劑防除

藥劑名稱

每公頃每次施藥量

稀釋倍數()

施藥方法

注意事項

40.64%加保扶水懸劑

(Carbofuran)

1.5公升

800

施藥次數不得超過二次。

收割前15天停止施藥。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67頁。台中。412頁。)
 

雌成蟲 為害狀
(鄭清煥,1990,台灣農家全書植物保護專輯第17頁) (鄭清煥,1990,台灣農作物主要病蟲害彩色圖鑑第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