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葡萄園 / 葡萄產期與產區 / 台灣葡萄之產期調節技術發展小史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台灣葡萄之產期調節技術發展小史
發文日:97/01/09
民國50年代初期,試驗機關及民間陸續引進巨峰及其他品種葡萄進行試種,經選拔比較後,由於巨峰葡萄生長強健,較耐病害、果實大、果皮紫黑色,花芽易形成,所以漸漸成為栽培面積最大的品種。民國57年以前葡萄栽培,大多仿照國外一年一收(即一年收穫一次)的模式進行生產,但產量極不穩定,栽培面積雖曾增加,但隨後又減少。

民國58年7~9月期間,因颱風襲台使葡萄植株受到折損,有些受風折斷之枝條經10~20天後由折斷處下方之芽體萌發新梢(即新芽),隨後並生長開花結實。於是住在后里的張財、豐原的楊佑、潭子的吳錦茂及烏日的陳火炎等農民模擬此現象,以修剪方式嘗試進行非原先產期之生產,當時由於萌芽率不穩定,且許多萌發之新梢並未帶有花穗,結實與產量並不穩定,經試驗改良單位與果農不斷嘗試進,利用綠梢方式進行秋、冬果的生產,並得到初步成果,成為台灣葡萄進行產期調節的肇始。

隨後,在技術不斷進步與栽培經驗的累積,由一年一收進而發展出一年二收、一年三收與早春溫室促成栽培等多種生產模式並應用至葡萄加工之生產,使台灣成為進行葡萄產期調節生產模式最多的國家。這些園藝技術的應用,可讓國人在一年四季都吃得到好吃的葡萄,也在農民、研究人員的努力下,使一種來自溫帶環境的嬌客不僅在台灣落地生根,而且成為台灣人的驕傲。

台灣地處亞熱帶,就氣候與風土而言並不是栽培葡萄理想的環境,但利用地理條件及環境之特性成功發展出葡萄產期調節技術。產期調節技術使葡萄生產很容易可達到產量之增加,但今後技術之發展還須要求穩定的生產與品質之提升,使產業得以持續進步。

改寫自:張致盛、張林仁、林嘉興(2004)。台灣葡萄生產產期調節技術。葡萄栽培技術研討會專集,p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