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休閒藥草園 / 魚腥草 / 魚腥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魚腥草
發文日:97/02/04
魚腥草 魚腥草是屬於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屬植物,學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別名或俗名甚多,有九節蓮、手藥、岑草、側目根、狗貼耳、狗跌耳、臭靈丹、臭敢草、臭腥草、臭臊草、魚臊草、臭瘥草、豬鼻孔、魚鱗草、蕺菜、孟娘菜、筆管菜、葅菜等。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英文名為Pig thigh。分布中國大陸(浙江、江蘇、四川、貴州)、台灣、爪哇、日本、琉球與東南亞等地區。植株高度依照環境變化,約為15~60公分。
據文獻記載,魚腥草全草含揮發油0.005%,主要成分為癸珗乙醛,即魚腥草素(decanoyl acetaldehyde),甲基正壬基酮(methyl-nonyl-ketone),癸醛(capric aldehyde),蕺菜鹼(cordarine),月桂油烯(myrcene),月桂醛(laurin aldehyde)以及鉀鹽等。葉含槲皮苷(quercitrin),花穗及果穗含異槲皮苷(isoquercitrin)。
在這些成份中,癸珗乙醛(decanoyl acetaldehyde)被證實對黴菌有抗菌作用,另外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強的抑制作用。Quercitrin則具有利尿作用,能擴張腎動脈,增加腎動脈血液量及尿液量,並具有強心、血管收縮、毛細血管強化等作用。其他如能強化人體免疫功能、消腫、止痛、止咳、預防傷口感染、美容美白等亦為魚腥草主要功效。
魚腥草之藥性,依文獻所載;《本草綱目》:〝辛,微溫,有小毒。〞《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別錄》:〝味辛,微溫。〞《醫林篡要》:〝甘辛鹹。〞用於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其主治功用在於治療肺炎、肺膿瘍、肝炎、腎炎水腫、狹心症、心肌梗塞、高血壓、糖尿病、中風、支氣管炎、百日咳、腳氣病、尿路感染、白帶過多、淋病、瘧疾、痔瘡、癰腫、香港腳、腹股溝癬、鼻蓄膿、鼻竇炎、中耳炎、蕁麻疹、濕疹、消化不良、毒蛇咬傷等,效用實在驚人,但最主要還是用於肺癰。此外亦可應用於抗癌,作為複方之輔助藥劑應用。根據醫學臨床研究報告指出,魚腥草之水煎劑,在治療肺癌、肛門癌、癌性胸腹水等癌症方面,的確有不錯之療效;在預防肺癌之併發感染方面,效果尤其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