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休閒藥草園 / 淺談艾草 / 艾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艾草
發文日:97/02/01
艾草菊科(Compositae)植物中,屬於艾屬(Artemisia)者約有20餘種,其中15種分佈台灣地區。本屬植物多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見於高山及平野地區生長而成野草,最為熟知者即中國之艾草。用於中藥的艾草,最早記載於《名醫別錄》,學名為Artemisia argyi Lavl. et Vant.之家艾葉片或全草,分佈於中國大部份地區,又名艾蒿、蘄艾、灸草、醫草、艾絨、黃蒿、病草等。至於臺灣所產艾草藥材,則為同屬植物中,學名為Artemisia vulgaris Linn.var.indica sensu auct.Taiwan之艾草,又名野艾、火艾、五月艾所取代,英文名Asiatic wormwood或mugwood。野艾於西洋古代央格魯撒克遜人典籍中記載,被認為是Woden神所賜予之九種神聖草藥之一。羅馬人更將之栽培於道路兩旁,並採摘嫩枝放於涼鞋中,用以預防遠行時足部疼痛症狀。野艾分佈於全臺田野以及中國、韓國及日本等地。家艾與野艾最大區別處在於家艾葉面散佈腺點,野艾則無腺點分布;家艾瘦果無冠毛,而野艾瘦果則具有冠毛。兩者在醫療用法及效用上大抵相同。艾草以種子、營養芽、以及扦插等方式繁殖,繁殖力強。 艾草性味生溫熟熱、味苦辛、無毒。全草可用。歸經於脾、肝、腎經。植株含0.02%之揮發性油,為香氣的來源。精油成份為生物鹼(choline、adenine、tannine)、水芹烯、側柏醇、側柏酮(thujone)、桉油素(cineol)、杜松烯、松油醇、蒿醇、龍腦、樟腦(camphor)、芳樟醇、羊齒醇(fernenol)、乙酸膽鹼(acetylcholine)等成份,具有抗菌、鎮咳及平喘作用。亦包含倍半苫內酯(sequiterpene lactone)、類黃酮(flavonoid)、二氧化矽(silica)、抗多元乙炔(antibiotic polyacetylene)、木香素(inulin)、羥基薰草素(hydroxycoumarin)等,皆屬消化系統之治療成份。據<<千金翼方>>記載,「艾葉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艾葉以祛寒逐濕見長,主用於調經止血(調和月經及經期流血不止)、安胎止崩(延長分娩時間及保持胎盤完整)以及治療冷痢腹痛(消化道滋補)、吐瀉、濕疹疥癬等,同時也當作神經強壯劑以及熱症解熱劑。用於外敷推拿、跌打損傷、以及疏通經絡方面,亦據功效。艾根及去除小枝葉之艾頭,則用於治療頭痛、頭風、風濕性關節炎(抗風濕),以及過敏性鼻炎、慢性盲腸炎等。艾草在使用上分為外用及內服。外用大抵上有直接揉碎敷用、酒炒、炮灸、沐浴、或以艾葉捲成艾絨、艾條等以灸火透經方式應用。內服者則以煎劑、湯劑、丸劑、錠劑等不同型式運用,依病症種類之不同而異。如<<中藥大辭典>>:「治尋常疣,採鮮艾葉拭局部,每日數次,至疣自行脫落為止」。近代醫學臨床研究亦顯示,艾葉具抗腫瘤活性作用,對甲狀腺、消化道及乳腺等癌症具緩解及改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