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香椿經濟栽培研究 / 香椿簡易扦插繁殖法 / 香椿簡易扦插繁殖法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香椿簡易扦插繁殖法
發文日:97/02/01
香椿簡易扦插繁殖法香椿為落葉性喬木,葉為偶數羽狀複葉,稀有奇數羽狀複葉。葉形卵至披針長橢圓形,全緣疏鋸齒狀,葉色濃綠,呈薄紙質,中肋有毛茸,具葉柄。花小,單瓣,白色,夏季開花,蒴果成熟可開裂,褐色,種子具翅,芽可供食用。香椿每年春天萌芽時,即為生產期,採摘葉片尚呈紅褐色者為佳。嫩葉除供食用外,植株之根部及樹皮全年可採,成熟之果實,樹幹創傷之液汁皆可利用成為中藥材,如樹皮含川楝素(toosendanin),兒茶酚(catecol),葉含胡蘿蔔素(carotene),維生素B、C及蛋白質等。川楝素為良好驅蟲劑,根則有收斂、止痛、止血功效,樹皮則可去燥熱,澀腸止血。臺灣中藥店售者如紅椿皮,即為香椿之樹皮樹根部位,用於婦女之崩血,產後出血等。明朝「本草品彙精要」記載,椿木葉青根皮白,味苦,性溫泄,葉有香氣無味,主治女子血崩,小兒疳痢,可見香椿為一多用途之作物。從經濟栽培生產角度著眼,滿足消費需求並提供研究開發成保健食品所需原料,進而利用香椿根、莖、葉,萃取提煉主要有益成份,或加工成保健之簡便應用形式,以提供國人保健養生用途為目前香椿研究主要目的。
香春的保健用途,除傳統已知者如治療腸炎、腹中痞塊、鎮靜及抗發炎外,
香椿亦具有抗癌、降血壓、穩定糖尿病之功效,尤其對婦女更年期的調理,可取代荷爾蒙之副作用危害,現並已進入開發成保健食品階段,對國人健康保健可謂一大福音。研究建立香椿標準栽培及管理模式(Good agricultural process),供應保健產品市場或食品加工之利用,應可做為提供農民可種植之新興作物種類。
利用扦插法繁殖香椿可做為快速取得種苗的方法,並且也是除了種子播種外最簡易的方法之一。將春季整枝修剪的香椿枝幹,取一年生以上枝條,剪成每段長10~15公分插穗,插入切口沾以市售之4000ppm NAA植物生長調節粉劑,配合方便取得的扦插介質從事扦插工作,將可獲致滿意的結果。在比較泥炭土、粗河砂、砂質壤土(粗砂:田土=1:3),以及田土4種常用扦插介質扦插香椿枝條後,發現扦插季節、扦插時枝條粗細對扦插插穗之成長有極大差異存在。
在扦插季節選擇上,不同直徑香椿扦插插穗在不同季節扦插時,無論在扦插插穗芽體萌發,芽體萌發數目,插穗根的長度、數目、以及插穗成活率表現上差異明顯。春季(3~4月)扦插時,各種直徑大小插穗成長皆較夏季及秋季扦插時表現為優。尤其是在插穗根系的發育表現以及成活率上,差異相對顯著。在秋冬季扦插時,因香椿逐漸進入休眠期,導致各種直徑大小插穗其根系發育不良,插穗的成活率極低,似無繁殖之價值,故不建議農友此時實施。
在扦插介質應用上,如以泥炭土為介質者,在扦插插穗直徑大小為2~3公分時,其扦插後之萌芽數最多,插穗的成活率則以3~5公分直徑插穗達到50%最高。顯示若以泥炭土為扦插介質,則對2公分直徑以上香椿插穗的萌芽及成活率上將較為有利。然若考量泥炭土資源逐漸匱乏,取得不易及成本較高因素,以砂質壤土作為介質應該是另一種不錯的選擇,其扦插後插穗之葉數與根數發育亦可達到裡想需求。此兩種介質優良的理化特性,為插穗初期的發育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促進插穗芽上羽葉的開展,進而增加插穗葉片數目及日後插穗成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