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聖誕紅產業情報 / 發展歷史 / 栽培的歷史及產業概況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栽培的歷史及產業概況
發文日:96/11/20
栽培的歷史及產業概況     ● 傅仰人

  聖誕紅原產於墨西哥,在17世紀就已經應用在聖誕節中,於 1825年,一位美國大使 Joel Robert Poinsett ,首先將聖誕紅引進美國。1909年前後,由美國 Albert Ecke先生開始全力生產切花用之聖誕紅,許多品種也都是由他及他的次子Paul Ecke 育出。1960年以前,歐洲業者很少栽培聖誕紅,即便有也是以生產切花為主,直到1960年代早期,歐洲栽培業者才對聖誕紅盆花的生產感到興趣,約到 1964年挪威首先推出‘Annette Hegg’系列的品種。 1976 年德國陸續育出‘Gutbier V’系列。1979 年起陸續推出‘Gutbier V-14’系列。‘Gutbier V-17 Angelika’即‘安琪’。在 1980年代中期推銷到歐洲,1988年進入美國市場,1986年由Mikkelsen推出一系列迷你品系‘Mikkel Mini’。1987 年由 Alex Hrebeniuk 陸續育出‘Peace’品種系列。1988 年由法國推出‘Gross Supjibi’即‘大禧’。同期還有‘Eckespoint Lilo’及‘Eckespoint Celebrate’系列的產生。1990年代才有目前業者大量栽培的‘Jacobsen Peterstar’(即彼得之星)品種的產生。


產業濫觴
  聖誕紅最早引進台灣以當庭園苗木及圍籬之用,其後才有以瓦盆栽培在聖誕節置室外觀賞,這時約在60年代之前,產區則以消費地近郊如台北中永和及田尾等地,數量約幾千盆,品種則為室外栽培品種。

  60年代初期則有七巧園藝引進早期之室內觀賞期較長之品種,但銷售之情況不如預期,主要繁殖法還是以老枝扦插為主,產地則有點狀漫延之勢,產量也稍有增加。

  60年代後期則是國內聖誕紅室內盆花栽培之重要起始點,即群芳圃賴金谷先生自美留學歸國,帶回一些國外新研發出的室內觀賞期更長的品種如Annette Hegg、V-14及C-1等品種在天母地區栽培,並在市面上以室內聖誕紅盆花之形式推出,使市場激起一波漣漪,吸引龜山林滄俊父子首先跟進及很多後繼者投入室內聖誕紅盆花之生產,而激起市場更大的震撼。


成長歷程
  國內室內聖誕紅盆花,經V-14品種在市場之衝鋒陷陣,以其大紅顏色正對國人消費特色,加以經濟大環境起飛,國人對花卉之消費快速成長,更加以西風日漸,聖誕節之背後支持,直逼國內農曆春節之代表花卉-菊花。這情勢讓盆花生產者眼睛為之一亮,故出現國內聖誕紅兩大主產地-桃園復興鄉三民村及苗栗卓蘭鎮,時間也都在73 ~74年左右。

  由於V-14品種屬較晚花之品種,在平地栽培常受氣候之影響而較慢轉色,故在海拔350公尺三民地區的花農廖德明及連續獲得84、85年聖誕紅高品質競賽的三冠王黃雄杰,即毅然投入生產V-14品種,緊接著已合夥在三民生產仙客來一年的莊瀛正及張樹城在74年也開始大舉生產V-14品種8000株,在出貨時也出現盆花早期輝煌的四家中盤商同時大卡車排隊買花之盛況。

  在經過14年的今天,後來擔任聖誕紅產銷協進會第一任會長的莊正瀛正記憶猶新的津津樂道。由於三民地區的興起,更將大台北地區的聖誕紅市場炒熱到高點,也使市場擴充,故林黃興、黃文良、魏興田、李國森、李國範兄弟及董光祖也在後來陸續加入三民地區之生產,而奠定年產量15~20萬盆的聖誕紅專業產區。

  另外也是在73、74年間由林清貴、葉中宇、吳俊明三人不約而同的進入苗栗縣卓蘭鎮這個以往全臺有名的水果之鄉,開創卓蘭地區發展聖誕紅的新局。由於在台北新店種V-14品種的經驗,使一進入卓蘭大安溪畔就先選定V-14為發展之主要項目,並一炮而紅,就近將中部田尾市場的聖誕紅盆花炒熱而綻露曙光。故緊接著陳焜雄、陳基能(第二任會長暨第一個達到單一農戶突破10萬盆者)兄弟先後到西坪頂加入聖誕紅的生產行列,卓蘭在人謝益宗、謝益廣兄弟也共同投入,林清貴之弟林鴻志即聖誕紅產銷協進會的幕後發起人亦有志一同加入行列,林清貴高足吳錦坤、洪東揚兩同同學更頂下另有鴻圖的師父園子,西坪里的徐文貴、李再萬的加入終使卓蘭地區,以單一鄉鎮來說,年產近40萬盆,成為最具規模的聖誕紅專業產區。

  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現今則為各地頭角崢嶸的時期,其中以桃園地區因為盆花重鎮故最為熱烈,最值一書者為觀音鄉吳亦炳(為第三任協進會會長),78年離開群芳圃自行創業即從事聖誕紅生產,由剛開始的後起晚輩,到今天已是單一園子年產近17萬盆的最大單一生產農戶,由於其魄力及企圖心加上早期白天種花,晚上跑夜市賣花,半夜親自處理提早開花的黑幕收蓋即可瞧出以後成功的端睨。

  另外龜山的邱獻釵,則為最早以種最大量為著稱,出貨時一天出車4趟,邊吃飯邊挑貨(在溫室中),最後嬴得聖誕紅鐵人之名。新屋的李肇房及賴崑寶和賴國全、賴義隆三兄弟與楊光富毗鄰生產,頗有黑馬之勢。大溪則在李金章、葉高榮等在瑞源里行7公頃之集中生產場,加上魏木盛父子等,使成不可忽視之地區。其他如大園開春農場之馬克旦、王應和更開啟聖誕紅進入特力屋販售的新通路。楊梅的黃廷祚也在早期上市的小品聖誕紅佔一蓆之地。

  宜蘭地區則由群芳圃出身的黃毓睿、毓凱兩兄弟在三星鄉獨霸一方,其後也吸引自王董園藝出師的黃國鏘等二、三小場加入宜蘭地區的行列。

  台北地區因可耕地少,產業多外移僅剩周圍如三峽的朱展昌、展豪兄弟,八里的梅山園藝撐大樑。

  往南走到新竹地區則有鄭瑞煙將聖聖誕紅及袋植小黃瓜輪作的創始,給現今聖誕紅業者在春夏季以「夏菜冬花」之型態,加入番茄、甜椒之生產,使溫室利用率提升。竹東賴能力種了兩、三年聖誕紅,轉型以批售業務開發大新竹地區之客戶。新埔也有少量生產。苗栗則有高景瑞、林淑卿夫婦在早期投入,卻也毅然暫停聖誕紅生產而著重其他盆花生產而使生產排程較為順暢。這也是第一個能割捨聖誕紅生產者「市場大宗,出貨集中,出完溫室空空」的生產排程難接續的矛盾盲瘤。但要有住陣腳,看人出貨,心不能癢的修為。

  過大安溪到台中縣新社鄉,由賴賢宗生產而田尾「喊水會結凍」的中盤陳鍚堅負責操盤,在提早產期及田尾盤整有相當影響力。千華張倉明老師在執著最愛的仙客來之外,也肯垂顧聖誕紅。另有東山再起的林清貴,最近也神龍擺尾於新社上。

  南投由外向內山走,有南投四大天王之一的草屯李鴻謀,也將聖誕紅納入溫室生產中回轉要視情形的短期、買苗、量產、量批的效率公式中的一項。埔里早期方進財及妻舅郭春長(現任會長)也是以排山倒海之勢而來,並最早試種示範了室內盆花品種採露地栽種型式,並由引進Steffi品種芽變選出「英台」變種,也是最早整櫃銷售到香港之先鋒,更與農試所配合以東方蚜小蜂之生物防治法控制聖誕紅上之粉蝨。近期林永三更有後來居上之勢。另外劉襄村、高土、張金樓、台一張國珍,也都參與了埔里地區聖誕紅產業發展,使繼桃園地區、卓蘭地區而成為全國第三大產區。魚池鄉則因群芳圃由台北轉移陣而來而激起一團火光,但矢志將花卉產業企業化的老板,也是台灣聖誕紅盆花產業點火者的賴金谷先生,在業界及員工口中有一致稱呼「好好先生」決然在80年代中期暫停聖誕紅盆花之生產,在弟子皆能在聖誕紅業界展露頭角下,師父讓出地盤,應是胸襟勝於無奈。魚池東光的呂梓訓也在早期投入行列,但在東亞蘭、國蘭及近期之蝴蝶蘭比較利益下,也讓給後繼者了。

  再往南彰化田尾高景榮也曾嘗試生產,可能因平地夏季太高溫而影響品質,後來改向其專長的盆菊發展了。嘉義、台南則聽說曾有生產,但未能持續。高雄則有戴文琳曾加入行列,現則向下修正改迷你盆花生產。台東則由廖敏在太麻里帶動聖誕紅及繡球花之生產,可能因路途遙遠,後續聲訊漸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