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動參與 / 熱帶魚教室 / 澤龜的形態特徵與生態習性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澤龜的形態特徵與生態習性
發文日:96/12/11

       相對於多數種類的陸龜而言,絕大多數的澤龜在殼甲型態上顯得扁平,同時殼甲表面也因為便於長時間的水域活動,而顯得光滑且少有稜角突出。不過若單就殼甲型態,仍然難以作為兩者間的主要區分,因為在陸龜中也有諸如地鼠龜或餅乾龜等殼甲型態稍顯扁平的種類,當然經常被歸納於澤龜中的盒龜與箱龜,也偶爾會因為高聳立體的殼甲,讓飼養新手在區分時造成困擾。因此較為簡單且直接的區分方式,應該是對於個體四肢末端的趾間型態進行觀察。例如悉數種類的水龜與澤龜,在趾間皆具有柔軟且寬闊的蹼,此一構造不但可讓個體於水域環境中,擁有極佳且靈活的動力來源,同時亦多成為與陸龜在分辨時最主要的參考依據。

       雖然部分種類喜好活動於潮濕的泥岸或沼澤,但卻有更多數的種類長時間待於水域環境中,僅在氣候溫暖且充滿日照的晝間鄰近河岸或攀附於浮木上活動。不過不論是水龜、盒龜或長時間棲息於水域環境的側頸龜與蛇頸龜,在生理上仍屬於利用肺呼吸的變溫動物 (poikilothermol animal),所以就算是可長時間在水域環境靜止不動的楓葉龜或鱷龜,仍需在固定的時間內,藉由伸長頸部、大口自水面吞嚥空氣或移動至淺水處,藉以獲得正常生理代謝所需的氧氣。

       在許多相關資料中,特別是針對種類區分與辨認的部分,經常可以見到對於單一物種,分別提供了背甲、腹甲、側面與頭部等特定部位的照片或繪圖,主要的目的便是能讓使用者,進行快速且正確的進行種類區分。雖說多數種類的水龜、盒龜與側頸龜等種類,飼養者可依據殼甲型態與頸部長度比例正確區分,然而在分類上較為接近的種間個體,或是來自於不同地區,具有色彩變異 (color variation) 的種內個體,可能就需要同時針對個體的腹甲與背甲紋路表現,作更為深入且仔細的觀察與判斷。

       既然被稱為澤龜,主要的原因便在於多數種類都喜好活動於潮濕或稍有積水的環境;而部分對於水體深度或範圍有明顯要求的種類,甚至可長時間的待在水域環境,僅在穩定且充滿日照的和煦天氣,鄰近陸地接受光照所帶來的溫度與特定波長的紫外線。多數澤龜在離開熟悉的環境,往往會顯的羞怯與不安,所以有些種類會將頭尾及四肢收 ? 於殼層中,並選擇長時間的靜止狀態來躲避敵害。不過部份具有體型與份量優勢,或是擁有銳利齒板與瞬間咬合能力的種類,則會分別藉由銳利的趾爪、突然的甩頭及主動咬噬攻擊,與挑戰者正面對峙。

      長時間處於水域環境中的特性,讓牠們幾乎能適應所有種類的餌料供應,所以悉數種類的澤龜在攝食偏好上多半呈現混合食性 (omnivorous),或是部份種類會隨生長階段不同,而在攝食對象與組成比例上稍有調整。僅有諸如楓葉龜、鱷龜或平板鱷龜等具有特殊擬態 (mimicry) 行為或強烈攻擊性的種類,主要食物組成來自環境中大小不一的各式動物。因此對於多數種類,飼養者可以依據牠們實際的營養需求,分別以深色葉菜類、瓜果、具有濃郁氣味的香甜水果,甚至是諸如蜆、螺類與肉片等進行投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