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動參與 / 熱帶魚教室 / 孔雀魚的性別區分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孔雀魚的性別區分
發文日:96/10/19

孔雀魚的性別區分 

       孔雀魚 (Guppy, Poecilia reticulata) 以其多變的型態與色彩魅力,加上極短的生殖週期,與獨特的卵胎生繁殖方式,因此成為觀賞水族市場中,極為常見且被普及飼養的對象,同時也是引領許多愛好者進入實際飼養的入門魚種。

       孔雀魚在性別區分上並不是件難事,只要飼養者稍加留意觀察,便很容易察覺個體在型態與色彩上的差異表現。雄性個體多半具有色彩鮮明的體側與尾鰭,甚至在背鰭上亦有延長與特殊色彩的分布;加上長時間以來,繁殖者對於不同品系在尾部型態上所進行的改良,因此雄性個體若非有個寬闊飄逸的三角形尾鰭 (delta tail),便是分別具有岔尾、茅尾或劍尾等特徵。

       但相對於雌性個體而言,卻僅有零星個體的尾部具有花紋,否則絕大多數的雌魚,都僅具有銀灰色的體表,以及多半呈現透明的各鰭。此外當個體逐漸成熟,亦會在下腹部出現一個黑色的卵斑,而若是以呈交配過的狀態,卵斑顏色與範圍,還會隨著個體逐漸進入待產階段,逐漸變得更加明顯。

       而用以區分孔雀魚性別的另一觀察重點,則是雄魚所具有的交尾器。呈現棒狀的交尾器位於個體下腹部與尾部的交界處,而若是以光學顯微鏡稍加觀察一番,便不難發現這看似棒狀且可靈活擺動的構造,其實是由臀鰭鰭條特化而成。其最主要的功能多在於將雄性配子送入雌性體中,因此時可見到成群飼養的孔雀魚,會由數條雄魚活潑的追逐或圍繞著成熟的雌魚,並試圖把握機會,完成繁殖的預備動作。

       不過在眾多孔雀魚品系 (strain) 中,有一類孔雀魚是相當特殊的,那便是俗稱為緞帶 (ribbon) 的品系。為了創造有別於野生型 (wild type) 的欣賞價值,因此飼養者在長時間的選汰與培育下,創造出不同色彩與型態特徵的品系,而緞帶品系則是將個體的各鰭形式加以改良,讓不斷延長的鰭條,正像飄逸飛舞的緞帶一般。不過這對於雄性個體在繁殖時將是一大限制,因為過度延長的交尾器往往會失去大部分的功能,因此我們可以見到在市面上販售的緞帶品系,多半是以三隻一組為單位,而非其他種類的成對方式,最主要便是其中包含兩隻分別帶有及表現緞帶特徵的雄魚;前者雖沒有緞帶特徵,但卻因為帶有緞帶基因與正常的交尾器構造,而能與雌魚順利完成傳宗接代的繁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