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動參與 / 達人美技 / 進口觀賞魚的首要處理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進口觀賞魚的首要處理
發文日:96/10/19

進口觀賞魚的首要處理 

由國外輸入的觀賞魚,在開袋的第一時間,多是進行檢疫及健康管理的最好時機。

 

       臺灣在民國 50 年初便有觀賞水族產業的發展,只是當時多半是以副業或單一內銷為主的區域性市場。但隨著民國 70 年後的經濟蓬勃發展,本地的觀賞水族產業,不再僅停留在大量繁養殖劍魚 (swordtail fish)、金魚 (goldfish) 或錦鯉 (koi) 的規模,而開始以專業的繁養殖角度,搭配諸如南美河產慈鯛與非洲湖產慈鯛,嘗試出口導向的產業結構。時值今日,雖然受到東南亞水族市場蓬勃發展的牽制,然而多年來累積的紮實經驗,卻成就臺灣在觀賞水族產業中,也能朝技術密集的角度發展,並成為供應美洲、歐洲與中國大陸市場,最主要且重要的產業夥伴。

       格外在近年來,臺灣觀賞魚的輸入,在種類、數量與屬性上有了重大的轉變,為了兼具生產與轉口的需求,所以臺灣市場從單一輸出就地繁殖的固定種類,開始接觸分別由南美、非洲與東南亞等產地,頻繁輸入的野生與繁殖個體。其中,部分具有市場潛力的種類,更新了本地繁養殖場的培育對象,而經過適當蓄養或培育的個體,則或有機會轉口輸出至其他市場。

       不過這些自產地輸入的觀賞魚,由於種類繁多且數量龐大,因此在進口初期的蓄養與管理,甚至是針對特定病原所採取的檢疫策略,便成為決定商品價值,甚至是與商譽密切相關的要素。

       以常態性輸入的紅蓮燈 (Cardinal Tetra, Paracheirodon axelrodi) 與七彩神仙 (discus, Symphysodon spp.) 為例,這兩種飼養者耳熟能詳,同時為當今市場中主要飼養對象的魚種,其實在初期處理過程中,往往需要相當的經驗與技術,否則非但容易造成個體活存率低下,甚者會引發疾病傳播與其他物種的感染症狀。由巴西與哥倫比亞輸入的紅蓮燈,會依據個體體型大小,分為不同的包裝密度;相對的為了有效提升運輸效能,降低魚隻所分攤的運輸費用,因此剛抵達的紅蓮燈,多半是消瘦且虛弱的。而七彩神仙則是為了避免個體在運輸過程中的緊迫,與密閉包裝環境容易導致的水質惡變與缺氧的問題,因此在包裝水體中,多半添加了種類與濃度不一的麻醉劑。

       不過最重要的處理策略,往往是讓個體逐漸適應後續蓄養環境的水質狀態,而其中,尤以 pH 值與溫度最為重要。因此在輸入初期,往往必須藉由小量但持續的流加水,讓個體緩緩適應;隨後再依據實際的水質狀態,逐步調整 pH 值與溫度至適合個體存活,甚至是能突顯個體色彩、活力與攝食意願的特定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