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互連 / 魚場巡禮 / 稍縱既逝的光彩----藍珍珠鱂(Lamprichthys tanganicanus, TGN)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稍縱既逝的光彩----藍珍珠鱂(Lamprichthys tanganicanus, TGN)
發文日:96/10/19

        分布於非洲坦干依喀湖 (Lake Tanganyika) 中的藍珍珠鱂 (Lamprichthys tanganicanus, TGN),除是卵生鱂魚中具有數一數二體型的大型種類,此外分布於全身,由藍色、綠色與黃色斑點,搭配不時由鱗片閃耀所呈現的金屬光澤,讓牠們不但成為鱂魚迷心中甚為喜愛的種類,同時獨特的型態與色彩魅力,也讓許多湖產慈鯛迷難以抗拒,並多將牠們與體型相近的鯉型鯛 (Cyrpichromis spp.) 一同搭配,營造坦湖開放水域所具有的活潑生態。

        不過曾經嘗試飼養或繁殖藍珍珠的人,必定會有深刻的體認,那便是這隻看似擁有華麗色彩與流線體型的大型?魚,其實是非常難以運送與照料的脆弱魚種;所以每每在水族箱中見到悠游其間的個體,總免不了一份特殊的憐惜之情。

        所以歐洲市場雖然有持續供應人工培育來源的繁殖個體,單價也遠較野生補或者平易近人,但在多次嘗試運輸後,全世界的魚商幾乎放棄了從遙遠國度引進藍珍珠鱂,甚至在屢屢失敗後,見到袋中紛紛倒下的個體,多讓飼養與販售的動力全然消逝。最主要的原因,便在於藍珍珠鱂除分布細膩鱗片的體表極其脆弱外,對於環境的異常緊迫,常會誘發後續的體表潰瘍與水黴感染,甚至在體表陸續出現紅斑後,爆發大規模且持續的死亡狀態。也難怪縱使總能在平面資訊中,見到對於藍珍珠鱂的相關報導,然而能夠成功運送與保持良好活存率的例子,卻又是如此的微乎其微。

       不過偶然在屏東潮州的繁殖場,見到被細心對待的藍珍珠鱂,繁殖者小心翼翼的為牠們將蓄氧與繁殖水池,做了最徹底的清潔與殺菌工作,然後在選擇適當的性比後,將牠們放入略帶有稍許鹽分及呈現弱鹼性的環境中。為了降低個體的緊迫,同時有效促進成熟個體間的追尾與交配活動,因此在水面上投放了較一般池體密度稍高的布袋蓮或毛線團,好讓藍珍珠鱂可以穩定的悠游其中。

       餌料供應除了使用一般的粉料外,也不時供應適口性頗佳的絲蚯蚓,有別於在投餵老鼠魚或異型時的直接使用,為了降低活餌帶菌、引發後續感染的困擾,因此使用投餵的絲蚯蚓多半會以福馬林稍微浸泡,在以持續流水不斷滴流,讓活餌能保持在少有病原的清潔狀態。

       由親魚產下直徑約莫 1 mm 的透明微黃卵粒,會定期收集並移至室內孵化,在具有低濃度甲基藍的水體中,魚隻可在不被親魚誤食的狀態下,充分發育並自行覓食。而在幼魚陪育過程中充分供應的豐年蝦無節幼蟲 (nauplii) 與水蚤,也提供幼魚天然而均衡的餌料來源。因此在細心照料下的藍珍珠鱂,總能迅速且穩定的成長,並在 6-9 個月的培育後,陸續顯露華麗耀眼的體表色彩與光澤。而這些細心對待的個體,也似乎能對水質與運輸環境有著較佳的適應性,因此成為市場中極受歡迎的飼養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