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互連 / 魚場巡禮 / 純系品質的不懈追求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純系品質的不懈追求
發文日:96/10/19

純系品質的不懈追求      

若在繁殖種類上能敏銳感觸國際市場脈動,在諸多合適條件下,本地繁殖場多能有突出的表現。

 

       或許多數人總覺得,觀賞魚的繁養殖場,應該設立在充滿大量陽光、少有雨水干擾,養殖用水與餌料取得皆方便的環境,也因為這種操作上的便利性,因此臺灣主要的觀賞魚繁殖場,都集中在台南、高雄與屏東;而少部分出現在宜蘭的魚場,則主要是以金魚 (goldfish)、錦鯉 (koi) 或水草為培育對象,僅有少數善用地熱條件,用於諸如南美中大型慈鯛或改良品系的繁養殖。

       不過逐漸由玩家轉型,在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大量興起的個人工作室或繁殖溫室,卻大幅地改變了人們對於觀賞魚繁養殖場的舊有印象。最大的差別之處,除在於空間與場地的大小,另外則是繁養殖對象的種類,以及其所帶有的價格與競爭潛力;換句話說,以玩家或繁殖者為主的小型溫室,多以繁殖高品質、少量與特殊性的魚種為主,因此相對於大量培育金魚、錦鯉、小型加拉辛 (characin) 與湖產慈鯛 (rift lake cichlid) 的戶外魚場,便可見到分別以質取勝及以量取勝的差異。

       就以目前市場需求量極大的孔雀魚 (guppy) 而言,也因為隨繁養殖環境不同,而在培育與管理上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分別由泰國與馬來西亞輸入、本地繁殖場培育,或由玩家型溫室所售出,以對 (pair) 或組為單位的個體,便有著截然不同的色彩與型態表現;而更重要的,是在顯露於外的型態差異外,往往在個體血緣與遺傳上,亦有極為明顯的差距。

       一些小型的繁殖溫室,多半由玩家或是業餘飼養者獨立經營。也因為飼養魚隻數量多受空間侷限所致,因此這類溫室所培育的品系 (strain) 或個體 (individual),多以「質」與「精」求勝;並嘗試藉由參與許多大型評比或賽事的經驗,一方面交流專業心得,一方面有效提升魚場中種類或品系的水準。如此一來,整個經營方向便跳脫了產量的迷思,而轉向純系品質的追求。

       就正如許多繁殖短鯛 (dwarf cichlid) 或鱂魚的小型溫室,因為魚隻數量不會過於龐大,因此這些盡力嘗試品系固定與延續的孔雀魚繁殖者,也能在諸如換水、投餵或選別等管理工作外,擁有足夠的時間,對品系或個體間,進行詳細的管理紀錄;甚至是藉由選汰、反交或導入其他系統及血緣等操作方式,讓對於孔雀而言十分重要的系統固定,不僅得以持續的保存,此外更能創造出許多市場上從未見過的色彩或型態表現。也因此,雖然目前以大量繁殖為導向的東南亞商業性魚場,已能大量供應諸如黃尾禮服、紅頭白子或維也納綠寶石等特殊色彩或尾型表現的個體,然而在品質與品系的固定性上,依舊與個人工作室或繁殖溫室所培育出的個體,難以望其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