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市場動態與即時資訊 / 追本溯源 / 魚隻運送前的準備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魚隻運送前的準備
發文日:96/10/18

魚隻運送前的準備           

運輸前的蓄養狀態,往往與個體活存與健康密切相關。

 

       不論是野生採集的淡海水觀賞魚,或是在水槽、溫室與池塘環境,經由人工培育的繁殖個體,在送往世界各地,呈現在每位飼養者眼前的各種類觀賞魚,幾乎都必須經歷被包裝與運輸的過程;且隨產地、來源與市場不同,包裝方式、運送時間與運輸距離,也存在相當明顯的差異。

       如果站在負責觀賞魚進出口工作的貿易商角度,來看這些分別位於東南亞、南美與非洲地區,負責觀賞魚採集的漁民與魚商,多半會依據包裝方式、運輸耗費與後續蓄養過程中的活存率,決定合作對象與訂單大小。因為有別於食用市場中的水產品,觀賞魚的活存、健康甚至完整狀態,往往決定了其在市場中的價值與競爭潛力,因此別說死亡率過高,只要個體稍顯病態,甚至體表或鰭部不慎出現破損缺刻,都可能大幅降低價值,因此魚隻在包裝、運輸與過程前的準備工作,往往具有極為關鍵的重要性。

       魚隻在運送前,必須經過適當時間的飢餓;不過這種飢餓絕非惡意對待,也與修飾體型無關,而是必須盡量降低個體在密封包裝或運輸過程中的排泄。因為絕大多數的魚種,特別是體型較小,或不具種內與種間攻擊性的種類,為了提升運輸效率並有效降低開銷,因此多半以較高的密度包裝。然而在密閉的包裝環境中,個體若是處於飽食狀態,往往會出現代謝速率增加、吐料或是持續排泄含氮廢物的狀態,而這些對於水量有限、包裝密度甚高,甚至必須經過十數小時運送的觀賞魚而言,皆是相當大的傷害。因此在運輸前,富於經驗的操作者多半會依據魚隻種類、體型、運送距離與包裝方式上的差異,決定不同的飢餓時間處理;例如小型魚與甲殼類的代謝速率較快,多半 18-24 小時的飢餓處理便以足夠,但對於體型稍大的龍魚 (arowana) 與大型鯰魚,則可能必須花費2-3天進行飢餓。

       此外在飢餓處理下,管理者也須格外留意個體間的互動關係,因為隨著飢餓時間的延長,有可能造成部分動物食性 (carnivorous) 種類,發生種內的殘食,或是不同體型與種類間個體的相互攻擊,造成外表上的損傷。而在飢餓過程中,則須持續供應穩定且新鮮的水體,一方面維持個體的正常生理所需,另一方面則可加速個體排泄,而這種特殊的處理,其實多與食用水產養殖中所謂的「消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除了飢餓處理外,充分且徹底的檢疫工作也是相當重要的管理,因為唯有妥善的健康管理與病原篩檢,才能將狀態穩定的觀賞魚銷往市場,並且藉由交易獲得商譽與利潤報酬。以往市場中由於缺乏對於觀賞水族生物的檢疫觀念,而任憑來自於落後地區且健康狀態未明的水族生物,恣意地以低廉成本作為誘因,銷往世界各地,但隨後所引發諸如錦鯉?疹病毒與貝尼登吸蟲等相關感染,卻造成產業難以估計的損失。因此不論對於出口地或進口國而言,妥善的健康管理與檢疫措施,都是在執行運輸前須徹底執行的必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