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蠶桑生產技術 / 蠶桑病蟲害防治 / 桑樹病害 / 桑樹病害--桑椹菌核病病原生態及防治     林洋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桑樹病害--桑椹菌核病病原生態及防治     林洋三
發文日:97/01/15

桑樹病害--桑椹菌核病病原生態及防治     林洋三

       近年來桑椹的栽培面積有明顯增加,目前全台約一百餘公頃。大部份採收的桑椹果實均製成果汁、果醬、蜜餞等,或有農民將果園開放觀光,再加上民間對桑椹食療效果的風行,市場前景頗為看好,因此桑椹的品質提昇,愈受農民的重視。在栽培面積逐漸增加之時,桑椹果實成熟時(3-4 月採收期間),便會發現部份的果實,並未轉成晶瑩鮮豔的紫色,反而變成灰白色,小果像爆米花狀,這樣的果實不但影響外觀,不能鮮食,亦不能加工,而且只要有一個果實的小果呈現異狀則毫無商品價值可言。

       病原、病徵、及發生適期 究其原因,這種果實早已感染了一種菌核病(病原菌:Ciboria shiraiana ),通稱腫果病。病原菌的分類地位如后 Kingdom Myceteae (真菌界) Division Amastigomycota ( 無游孢菌門 ) Subdivision Ascomycotina (子囊菌亞門) Class Ascomycetes ( 子囊菌綱 ) Subclass Hymenoascomycetidae (帽子囊菌亞綱) Order Helotiales (柔膜菌目) Family Sclerotiniaceae (核盤菌科) Ciboria shiraiana (Henn.) Whetzel

       病徵大多發生在3、4 月間成熟的果實上,亦即第一次花期的果實才會發生,只是大多數農民在發現果實受害的時候,通常均已錯過了適當的防治時機。本病僅為害桑椹果實,並不為害枝條或葉片。正常桑椹成熟後為紫色,但被害之果實外表先呈灰白色,其小果較一般正常果膨大,內生分生胞子,可直接感染桑果,後期轉呈黑色木乃伊化形成菌核,最後菌核掉落地面在土壤中越冬,於翌春時(1 月下旬至2 月)形成子囊盤,產生子囊孢子由桑花的柱頭侵入感染,而造成花被肥大、子房空洞、果實腫大。

       所以農民若將病果丟棄果園內不清理,無異在增加其來年的感染源。 菌核發芽習性與病害發生之關係 菌核病菌以菌絲在寄主植物上生長、蔓延,直到後期就會在寄主體上產生許多黑色的菌核(sclerotia)‧所謂菌核,是自然界病原真菌產生一種由菌絲繁集而成的一種顆粒狀物體。待受害植株枯死後,這些菌核會掉落在田間,以休眠的方式渡過漫長的冬天。翌年春天,當農作物開花期,這些菌核會在最好的時機,開始發芽侵入寄主,並予以危害。因此菌核病菌會藉著這一段食物豐盛的作物生長季節,大量繁衍它的子孫後代。等到作物的生長季節快要結束時,它又會在被害植株上產生大量的黑色菌核,並再掉回到土壤中休眠,以渡過另一個漫長的冬天。在自然界裡年復一年的過著簡單、平淡的日子,周而復始。菌核病菌的菌核,它既是一種生存與越冬的工具,也是一種對植物造成危害的主要感染源(primary inoculum)。

       在土壤中的菌核要先發芽才能危害作物。事實上,菌核發芽有二種發芽方式,一是菌核之菌絲發芽,第二種菌核的發芽方式稱為子實發芽,這種方式是菌核產生一至數個大約0.5公分直徑的盤狀物,稱做子囊盤(apothecia)。每個子囊盤的表面著生有一層棍棒狀般的東西稱做子囊(asci)。每個棍棒狀的子囊(ascus)中藏有八個橢圓形的子囊孢子(ascospores)。當一個子囊盤中的子囊成熟後,這些孢子就會從子囊的頂端的口孔釋放出來。由於每一個子囊盤釋放出來的子囊孢子數量非常多,且常形成一種孢子雲(sporecloud),隨風飄盪。這些孢子如果有機會飄落在寄主植物凋謝的花瓣、花藥等,就會藉著寄主植物的養分,發芽入侵寄主植物的地上部,造成病害。本病病原菌在有充足的水份(春雨)及氣溫在12-16℃的條件下才能形成正常的子囊盤,散出子囊孢子,而且此時必須正值桑樹的開花期,才能侵入感染,引起病害。所以倘若2 月間的氣溫超過16℃,則子囊盤的形成被抑制,病害發生機會減少。

       防治方法 由上述菌核發芽習性,作好預防重於治療是重要關鍵即田間衛生,作法上,摘除腫大果實,集中燒燬,畦面覆蓋塑膠布,收集罹病果實,避免其掉落土中形成翌年春天的感染源。果園可使用烏肥除草,同時可減少子囊盤的形成,以盡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