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蠶桑與生活 / 蠶絲與生活 / 蠶絲的用途 / 蠶絲藝術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蠶絲藝術
發文日:96/12/04

蠶絲藝術


       刺繡乃是在絲織品上如絹、綢、綾、緞、錦等,以針引五彩色線,將繪畫書法繡成各種圖案花紋,表現出度優美的藝術作品。刺繡和所有絲織物皆與蠶絲有密切的關係。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蠶絲的國家。隨著蠶絲業的發達,刺繡起源亦可早溯。黼黻絺繡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刺繡。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刺繡。自漢以降,刺繡遂成為閨中絕藝,有名刺繡家在美術史上也佔了一席之地。

       目前傳世最早的刺繡,為戰國時期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的兩件殘片繡品。觀其針法,完全用辮子股針法繡成於帛和羅上,針腳整齊,配色清雅。漢代繡品,其技法以鎖繡為主,將圖案填滿,構圖緊密,針法整齊,線條極為流暢。唐代刺繡,針法己開始轉變運用平繡為主,刺繡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的關係,除了佛畫人物,山水花鳥也漸興盛。

       宋代刺繡由於當時朝廷獎勵提倡,徽宗年間又設繡畫專科,因而名繡工相繼輩出,使繡畫發展至最高境界,並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刺繡之中,形成獨特之觀賞性繡作。元代繡品傳世極少,由作品觀之,仍承繼宋代遺風,但元人用絨稍粗,落針不密,不如宋繡之精工。明代刺繡始於嘉靖年間上海顧氏露香園,此即傳世聞名之顧繡。顧繡針法,最主要繼承了宋代最完備之已成繡法,更加以變化而運用之,可謂集針法之大成。而所用色線種類之多,則非宋繡所能比擬。又視圖案所需,可以隨意取材,不拘成法。清代刺繡,宮廷御用的刺繡品,繡品極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宮廷刺繡,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繡,著名的有:魯繡、京繡、蘇繡、蜀繡、粵繡、湘繡等各具地方特色,其中蘇繡最負盛名。

【參考資料 http://www.npm.gov.tw/english/exhbition/cix9910/cin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