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甘藍好活動 / 活動報導 / 陳文德副主委主持健康蔬果評評樂與種苗產業價值鏈交流會議,種苗及育苗業者建言踴躍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陳文德副主委主持健康蔬果評評樂與種苗產業價值鏈交流會議,種苗及育苗業者建言踴躍
發文日:103/01/13
陳文德副主委主持健康蔬果評評樂與種苗產業價值鏈交流會議,種苗及育苗業者建言踴躍時間: 102 年 11 月 26 日 ( 第一場次 ) 及 12 月 26 日 ( 第二場次 )

地點: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落實臺灣公部門蔬菜種苗研發方向能契合業者與現今市場之需求,促進蔬菜種苗產官學界相互交流,聚集公部門育種能量,加速優良品種之釋出,增進臺灣蔬菜種苗之國際競爭力,由陳文德副主任委員特別指定於 102 年度由本場主辦「建置蔬菜種苗展示平臺加速產學交流」計畫,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農業試驗所及種苗改良繁殖場參與協辦。計畫目的優先規劃以 展示農委會各試驗改良場所近年蒐集之甘藍、番茄及胡瓜等 3 種作物新品種、新品系、自交系或種原,並與種苗業者進行資訊交流。同時辦理全國耐熱甜玉米品種比賽,目標選育出 1-3 個耐熱、質優之品種,供農民種植,增加農民收益。成立甘藍與番茄 2 項作物之公部門育種聯盟,加速抗病品種之研發與技轉。辦理植物種苗相關生產技術產學媒合座談會,藉以了解目前世界各國種苗育種趨勢。 102 年度計 完成辦理「全國夏季超甜玉米競賽」、「蔬菜種苗研究與發展產學媒合座談會」、「成立公部門蔬菜育種聯盟」及「公部門、種苗業者之品種與半成品田間展示」。其中「公部門、種苗業者之品種與半成品田間展示」之健康蔬果評評樂計舉辦 2 場次,且最讓種苗業者及農委會所屬試驗研究場所人員稱讚。希望業者能由 2 次觀摩之中,瞭解各家品種與公部門育成之半成品之優劣點,以加速公部門優良之半成品或品種技轉業者,加速產學交流。

  健康蔬果評評樂主要藉由公部門與種苗業者蔬菜品種與半成品之田間展示, 3 類蔬菜作物包含番茄 60 品系、甘藍 28 品系與小胡瓜 32 品系於 11 月 26 日辦理第一場次開放業者參觀,即該次活動計有農委會科技處劉兆烘技正蒞臨指導;農委會所屬試驗場所 ( 不含本場 ) 計有 4 個單位 6 人參加;種苗公司計有 14 家、 23 人參加。第二場次則於 12 月 26 日辦理,並敦請陳副主任委員文德主持「健康蔬果評評樂 2 與種苗產業價值鏈座談交流會議」,本次會議計有農委會科技處、防檢局、農糧署及農委會所屬各試驗場所等 39 名人員、亞蔬中心 3 人、 20 家 (29 人 ) 種苗業者、 10 家 (12 人 ) 育苗場,總計 80 人出席。

  「健康蔬果評評樂 2 與種苗產業價值鏈座談交流會議」,首先邀請臺灣種苗改進協會施辰東理事長報告「中國大陸蔬菜種苗發展趨勢與對策建議」,其次由本場謝明憲副研究員報告「第十二屆廣東種業博覽展出內容簡介」及由本場黃圓滿副研究員摘要報告「展示平臺作物執行概況」。陳副主任委員在聽取報告之後,特別說明針對施辰東理事長提出之報告內容及建議案,裁示會登錄特別案件研議辦理。另請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調查各種苗公司對展示平臺滿意度,提供建議改進方式,供後續計畫參考。

  進入會議討論案之前,王仕賢場長精心安排播放五個簡短影片,並簡要介紹荷蘭及英國、加拿大之溫室果菜菜生產及採收處理作業省工暨自動化程度,以及全球第二大蔬菜種子公司「先政達」在健康種苗育成及生產制度及操作發展概況,讓與會種苗及育苗業先進及專家,了解國外相關技術如何快速發展。討論事項計有三案,分別針對「 輔導 建構 種苗產業價值鏈之作物種類 」、「目前公部門成立甘藍與番茄兩項作物育種聯盟,可加速公部門育種效率,未來是否強化與業者合作或其他作物也成立育種聯盟 ? 」及「歐盟地區種苗業推動「 GSPP 」 ( 優良種子與種苗材料作業, Good Seed and Plant Practices) 認證,強化番茄種子及種苗生產衛生防疫工作,我國番茄嫁接育苗產業已具規模,應借鏡國際產業發展,提昇種苗產業價值鏈」等提出討論,其中第三案特別由王仕賢場長親自製作「 GSPP 簡介及應用」簡報,說明「何謂 GSPP ?」、「 GSPP 倡議及背景」、「 GSPP 範圍」、「 GSPP 的附加價值」、「為何需要 GSPP ?」、「 GSPP 基本要求為何?」等重要資訊。本項討論案,陳副主任委員也當場裁示,國內自行設立之種苗驗證標章應逐漸與國際接軌,或預定銷售國家所承認,以增進種苗業者之種苗國際行銷。未來優先由相關公部門 ( 如防檢局、種苗場或農試所 ) 設立認驗證單位,以利未來能進行相關病害檢測與驗證標章之核發,以協助業者種苗得以行銷至其他國家或地區,完全與國際接軌。

   會議的最後階段聽取 業者相關意見交流,總計有 11 家種苗及育苗 業者提供建言,建議內容包含: 1. 提供機會及 鼓勵蔬菜育種等研發人員多出國參與相關種苗活動、 2. 現今人工短缺與病害不易控制是嫁接育苗場較大的困境,仍需相關單位加以協助、 3. 應加強增加採種後種子處理技術之研發、 4. 現階段農業科技政策推動,如科專計畫、產學合作與品種技轉等值得繼續辦理、 5. 臺灣與東南亞氣候相似,適於公部門與業者共同發展耐雨、耐熱、抗 ( 耐 ) 病品種或是半成品,聚焦東南亞市場、 6. 胡蘿蔔、洋蔥及菠菜等種子需求量高,皆是進口他國品種到臺灣種植,建議公部門協助育成在地品種以提供農民利用 、 7. 建議公部門能協助業者檢測根砧接穗親和性,有利於業者行銷其根砧品種到國外 、 8. 建議防檢局能藉由與國外機構交流時進行協商,建立合宜的作業程序,協助業者將進行檢測之樣品給予標示,以利業者能將樣品材料順利寄至具認證效力的機構進行檢測,以獲得證明,使該等種苗得以行銷國外 、 9. 建構種苗產業價值鏈執行上宜先確定某一作物種類後 ( 如番茄 ) ,再來篩選或育成品種後確立砧穗組合親和性後,再執行價值鏈末端育苗場與嫁接場之品質管控 、 10. 建議公部門釋出可供利用之半成品,增進私人公司之研發能力,可增加行銷海外的機會。 11. 建議育種研發方向以穩住臺灣市場以及開拓東南亞市場為主。

  會議結束之前,陳副主任委員特別感謝,與會種苗業及育苗業者提供建言,也特別指示科技處、農糧署及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等出席代表,涉及各單位應處理事項,列入管考追蹤,確保不失召開本此會議之目的,並期望種苗業及育苗業者繼續與農委會共同努力,促進臺灣種苗產業開拓更大的商機。

(文 / 圖 謝明憲)